中新网新疆新闻2月28日电(马秀芳)“笃笃笃……”近日,在东大罕村的田地上,到处都响着旋耕机的声音,翻耕、播种、施肥……春日暖阳下,戴着口罩的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准备春耕生产的工作。
近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农村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群众生产不受疫情影响,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在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决策部署的同时,把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抓实春耕生产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确保该村农业高质量发展。
春耕生产,防疫宣传走进田间
“小小红辣椒,致富大产业。”辣椒是东大罕村农民致富奔康的优势产业,规模种植达到6000余亩,目前,春季气温回暖,正是辣椒育苗的黄金时期。2月27日,在东大罕村五组致富带头人刘永超大棚育苗基地,八位工人戴着口罩,背着喷雾器,正在给辣椒苗喷洒防虫药和营养药。该基地辣椒种植大户刘永超介绍:“现在虽然肺炎疫情很严重,但是目前已到了辣椒苗管护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农时,我作为队长不仅要宣传引导农民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还要积极组织村民搞好春耕生产,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你看嘛!我们个个都戴着口罩,并且是分开作业,没有近距离接触,不会传染上。”村民赖志玉边干活边介绍说。“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多通风……”这时,一辆拉着音响的工作人员,拿着话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流动宣传车,从田间耕作路上缓缓驶过,声音在田间上空久久回荡。
“早在大年初一,东大罕村便下发通知,让各小组既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加快以户为单位恢复春耕生产,为了使疫情防控知识深入人心,在大家忙活的时候,村里还将疫情防控的流动宣传车开进了田间地头,宣传大喇叭放在了路边,宣传标语挂在了树上,不断提醒大家劳动时注意卫生,做好自身防护,我们真正做到了统一部署,科学组织。”该村第一书记郭秀梅说到。
“村民在进地里前,先要检查体温;劳作时,我们也提醒他们别靠太近,确保安全生产。”村党支部书记李义明说:“现在地里的八位村民基本都是村里的,没有接触过外省市的人。”
“政府想得太周到了,时刻都在关心我们的身体,生怕疫情影响我们老百姓的健康。”正在喷药的村民刘欢紧了紧口罩边介绍说。
农资购买 送货上门后付款
“罗老板,您好,明天请给我送30袋化肥和800斤小麦种子!这几天疫情重,不准出门,我要得急!”2月27日晚上八点钟,东大罕村六组村民肉孜?赛买提拨通了该乡博客农资店的老板罗艳芳的电话,要求订购农资和化肥。
肉孜?赛买提是村里种小麦种植大户,往年只要到了立春之后,他会自动进城购买种子和肥料,可是,今年二月是肺炎疫情蔓延时期,出行管控严格。面对无种子,无肥料的尴尬局面,肉孜?赛买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现在田地都收拾就绪了,只等播种和下肥了,春耕就是赶季节,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没得搞了。”
眼下正是储备农资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塔温觉肯乡政府早谋划、早部署,积极与供销等部门配合,全力加强春耕农资调运储备与调度,农户只需向供应商打一个电话,农资经营户便可以送货上门,有效防止出现农户扎堆购买农资的现象,为农户春耕备耕提供了帮助。
驻东大罕村乡干部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桑爱华说:“今年由于特殊原因,我们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不忘农业备耕生产,为农资供应商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办理了通行证,让农资供应商直接将化肥送入农户,避免农户直接到店里扎堆购买对疫情防控不利。”
“谁家缺啥农资,村里统计好,打个电话来,我们直接上门服务,经济困难的农户可以秋收付款,现在我们这仓库里面备用的尿素是250吨,碳铵是300吨,复合肥有230吨,农药农膜120吨……,用来保障大春生产用种、用肥。”博客农资店老板罗艳芳说,“春耕将至,疫情紧迫,店里将全力抓好春耕备耕生产资料的供应,保障各村的春播生产。”
东大罕村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但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帮村民解决困难、购买物资、送货上门,而且帮助农民做好春耕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