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30日电(通讯员 贾荣霞 布仁 报道)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创建环境优美、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以来,我市各乡镇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开展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九间楼乡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辖区各村队打好“清、拉、拆、建、扫、”为举措的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辖区各村“比美”氛围愈来愈浓,在全乡掀起了“家家户户齐动员、干干净净迎小康”的浓厚氛围。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干部入户走访、微信平台、广播、下发致广大村民一封信、做好院内院外六件事宣传单等形式,广泛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宣传工作。共开展入户走访3000余次,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辖区广播每天8小时循环播放宣传等,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同时还利用微信平台、农牧民学校、草根宣讲员入户宣讲等开展健康理念、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清洁卫生文明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村庄清洁行动,共同为建设美丽九间楼贡献力量。
二、摸底排查,制定“药方”。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组织村两委、访惠聚工作队逐户进行排查,针对农户家中的物品摆放不到位、陈年垃圾、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私搭草棚、三区未分离、改厕等情况,采取“现场办公”的办法,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精准制定了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对策,并明确整治责任人、整治时限,实现精准整治、落实整治责任。
三、党员带头,党群齐动。在此次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各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标准、力度都高于平常。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成立党员突击队,集中劳动力,对辖区的孤寡老人、体弱病残户、无劳动力户开启互帮互助模式,实现整治无盲点、全覆盖,充分调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中,在全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四、明确标准,提升效果。一是整治标准高。组织各村党员群众对各辖区主干道林带、村内巷道林带内、各巷道两旁的杂草进行高标准清理,要求将林带内的杂草连根铲除,树木树杆离地5米处枝条全部剔除,对树木进行刷白,确保林带内无垃圾无杂草、无乱堆乱放;二是整治效果美。对残垣断壁、不规则、年久失修的院墙、农户家中的花墙、未进行三区分离的庭院,建议农户因地制宜,结合九间楼乡“农耕”特色小镇特点,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进行修整美化,毕家村、詹家村通过穿衣戴帽的形式,利用当地的木头栅栏对院墙、花墙进行装饰,进一步实现了村庄庭院美化。三是整治范围广。对各村巷道、公共区域、道路广告牌、农业用水井的农药包装物、残膜等白色垃圾、垃圾堆放点、农户住宅旁堆放的柴草、砂石、木头、农家肥堆等进行无死角清理、拉运、规范。通过全乡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整治,使辖区内的道路沿线、村队巷道、沟渠、陈年垃圾得以彻底清理,促九间楼乡“颜值”得到跨越式提升。
九间楼乡黄渠村村民哈哈尔曼说:“经过大扫除、大整治的村庄、庭院确实比以前美多了,看着都舒服,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动手将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漂亮,更美丽,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家园”。
据悉,到目前为止,此次清洁行动已持续15天,参与干部群众达3000余人次,共投入垃圾清运车1辆,清理垃圾70余吨,清理道路沿线林带6条,清理垃圾堆放点6个,拆除破旧房屋草棚120处,清洁乡村道路约5公里,新建木制、砖制院墙、花墙12公里,此项工作正在为火热进行中。
乌苏市第三小学驻吉尔格勒特乡库鲁木村工作队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分子、群众共50余人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驻村工作队员带头积极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拿着扫把、铁锹等工具,与大家一齐动手,采取包干打扫、分头行动的方式,对各自分管的村内卫生死角、垃圾点、公路主干道公路沿途进行了清扫。大家积极参与、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了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的积极整改氛围,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环境卫生整改任务。
乌苏市通过“家家户户齐动手、干干净净迎小康”全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市吹响了打好人居环境整治集结号,号召动员全市各族群众齐动手、齐努力,真正实现干干净净迎小康,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