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9日电(任红芳)笔记本、录音笔、摄像机……是他们的“武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动人的图片、一段段震撼的画面……是他们的作品;他们不畏风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忘我工作。
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眸观察时势,用头脑萃取精华,用笔和镜头记录时代—— 一年来,地区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把开展增强“四力”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地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断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
疫情面前勇担当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地区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这场战“疫”中,以笔作枪贡献力量:深入定点医疗机构、集中医学观察点、社区、农贸市场,义无反顾地奔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各族群众第一时间传递最新、最快、最准确的疫情防控资讯,普及防疫知识,在全地区营造了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浓厚氛围。
阿克苏日报社记者杨硕多次深入定点医疗机构,用镜头记录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日常。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党报记者,疫情面前应该冲在一线。”
地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于凡,每天深入社区拍摄社区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群众的生动画面,晚上加班写稿子、剪视频。“深入一线,直击现场,才有真实见闻。”他说,通过一线的真实报道,可以稳人心、增信心、暖民心,这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使命所在。
新闻人永远在现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是新闻记者使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地区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新闻工作者投身防疫一线,捕捉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感人瞬间,采写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感染力、影响力,向全社会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希望,展现阿克苏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不忘初心践行“四力”
平整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农民家门口;村里村外特色产业随处可见……
一年来,地区各媒体把“记者走基层”践行“四力”活动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良好契机,统筹谋划,抽调骨干力量,分赴各地,到田野上去挖掘,到农民中去发现,亲身体验农民的生产生活……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活跃于纸面,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春节前夕,地区启动了“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 在几天时间里,报纸、电视、新媒体齐上阵,记者们进车间、走边防,用手中的笔、话筒和肩上的摄影机,记录下精彩片段和难忘瞬间。
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地区广大新闻工作者用脚步丈量深度,用作品显示温度。
阿克苏日报社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增强“四力”实践的关键环节,优化流程机制、拓展平台渠道,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作为正在向“全媒体”融合发展迈进的党媒,《阿克苏日报》“报、网、微、端、屏、栏”六位一体终端体系已形成,融媒矩阵有效提升了传播“笔力”,扩大了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善用群众语言,写活阿克苏故事。地区广播电视台要求记者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制作出让百姓听得懂、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阿克苏市、温宿县着重强化新媒体宣传产品生产能力,将原创、权威等传统媒体优势向新媒体渗透,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报道形式,扩大了宣传效果,增强了“四力”本领,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只有沉到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只有身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通过参加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记者们纷纷表示,要始终不渝地践行“四力”要求,讲述新时代阿克苏好故事,传播阿克苏好声音,让新闻报道有品质、接地气,是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
用行动讲好阿克苏故事
在脱贫攻坚伟大历程中,阿克苏大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11月3日至7日,阿克苏日报社两支采访小分队再次深入七县两市,到田间地头、进扶贫车间等,边走边看,边听边问,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地在脱贫攻坚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亮点,以记者的视角真切感受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
今年,地区各新闻媒体开启了蹲点调研采访报道的新模式,每月都有采访小分队深入各县(市),蹲点基层一线,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反映大变化、用小视角折射大时代,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决胜全面小康的精彩故事。
“采访中村民们讲述脱贫后的种种变化,无不显示出对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的感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阿克苏日报社记者汪霞说。
“在采访中,我看到了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不寻常的坚守和全身心的付出。”库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建强说。
阿克苏日报社记者龚喜杰说,在采访中他看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扶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和主力军,他们带头发展产业,给群众作示范、当表率。在他们的引导下,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再到“我带头发展”的转变,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记者善于讲好故事,赞美社会的真善美,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见证并记录、宣传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亮点成效,由衷地感到欢喜和自豪。我将一如既往地投入脱贫攻坚战,用心、用情记录所见所闻,给地区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人加油鼓劲。”阿克苏日报社记者邓丽娟说。
记者沉到乡村、走进企业车间……沿着幸福之路,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新住房、新产业、新工作、新笑脸,看到了许许多多在脱贫路上的最美奋斗者,深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