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大漠戈壁健康治理的“拜城路径”

2021-06-04 13:08:39 来源:中新网新疆
字号: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4日电(张涛 韩鹏 袁聪)6月4日,国家卫健委领导、西部省(市、区)、自治区卫健委领导、全疆14个地州(市)40余个县(市)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聚拜城,隆重召开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片区经验暨慢病管理交流培训会,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卫健委对拜城的信任与支持。

  近年来,拜城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算政治账、少算经济账,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化”的工作思路,以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探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漠戈壁健康治理“新路径”。

  改革的难点往往就是改革的起点。作为南疆落后地区,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就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改革之难超乎想象。面对“乡卫生院缺病号、县医院缺病床”、“群众有病没地看、乡医有地没病看”这一“两难”困境,县委、政府真着急、真用劲,下定决心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破题开局。在县内医疗资源建设上,咬紧牙关,多方筹资,投资2亿,建设一座现代化医共体总医院,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扩容提升,补齐县域医疗资源缺口。在医共体总医院统一管理之下,建成2个紧密型医共体,分别整合妇幼和1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对县域内医疗机构的重组,推动了资源的整合,贯通了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让各级医疗机构的诊治重点凸显了起来,形成“县医大病、乡医常见病、村医小病”的分级诊疗新格局;通过对医共体下的各成员单位加挂“医共体总院分院”的牌子,以品牌的重塑推动了信心的提升,擦亮了乡镇卫生院的牌子,让群众的信心树了起来,形成“小病在村看、常见病到乡看、大病到县看”的逐级就诊新秩序。

  改革能不能取得成效,就看是不是能够解决真问题,啃下硬骨头。改革之初,各类难题迎面而来。为解决县域内医疗机构“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难题,在保持分院机构法人资格、单位性质、人员编制、政府投入、职责任务、优惠政策、原有名称等不变的基础上,医共体内实行“十统一”管理,实现“多家”变“一家”,打造“利益共同体”。为解决“人员下不去、报酬上不来”的难题,医务人员放权由医共体统招统管统用,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并按“两个允许”要求大力提高分院医务人员、总院下派人员绩效报酬,确保基层有吸引,鼓励人往基层走,畅通医共体内医、技、护人员上下流动,以“输血”促“造血”。为解决“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的难题,探索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制度,变“收入”为“成本”,变“结余”为“收益”,有效解决了过度医疗、过度用药造成的医疗费用超支问题。为解决“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的问题,着力在服务体系重塑上下功夫,应用“互联网+”设置远程门诊,开展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了“乡级检查,县级诊断,县乡一体”服务。同时,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推进“一单式”结算、“一站式”服务、“只跑一趟”,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就医。

  只要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改革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认可。始终把发展群众的自我健康能力作为医疗卫生建设的长远之策,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坚持既治“已病”、更防“未病”,按照“一个优势、三个依托”,不断放大医共体建设的“边际效益”,着力助推“健康拜城”建设。具体实践中,借助全民体检这一“新疆优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在医共体模式下,紧密协作、一体联动,把建设居民健康信息大数据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予以推进,建成了居民人人有“不断更”的健康档案,患者人人有“不断档”的病例信息。患慢性病、地方病和大病的群众均能得到精准分类救治服务,彻底扭转了“病了再找医”“小病拖大病”的局面,实现了“病找医”向“医找病”、“小病成大病”向“小病变无病”的转变。依托医共体分院,全面托管乡村幸福大院,推进医疗保健与养老服务相融合。依托家庭签约医生,按照“1+1+1”的服务模式,将家医签约服务团队、县级专家团队、温州远程专家指导团队“三级团队”有效串联,签约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健康服务,提高了群众对村医的信任度,增加了居民获得感。依托县域中医、维吾尔医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优势,借助铁热克温泉、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全面打造“医疗+康养”高地。

  三年改革路,拜城以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政治勇气,推动这场改革走得早、走得实、走得远。实践证明,改革的突围往往不在地域、条件的限制,只要敢于在思路上“开局”、问题上“开刀”、措施上“开路”,就一定能蹚出一条人民满意的光辉大道。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