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丨累计投入12.62 亿!塔城地区沙湾市119.42万亩高标准农田 让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8日电 近年来,沙湾市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根基、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关键抓手,以“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为建设目标,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一批又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继建成,让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质的飞跃,更让农业增效有了硬支撑,农民增收有了强保障。
眼下,正是棉花打顶、水肥管理的关键田管期。7月16日,走进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连片的棉田如绿色织锦铺展开来,高效滴灌系统正精准为棉花输送水肥,这幅“田成方、管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图景,正是沙湾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出的硕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节本增效,村民李万军就是受益者之一。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村民李万军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后,首先从机耕费上一亩地最少节省10块钱,种子、滴灌、还有地膜这一块节省三五十块钱是没啥问题,再一个棉花产量上面,以前我们这个地每年产量就是三百六七,三百七八算是高的,现在基本上,再不好的棉花收个四百二三是没啥问题,一亩地增个五十公斤是保守的数字,最低标准,这样综合算下来的话,怎么都得四五百块钱,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大实惠和最大的甜头,国家政策确实好。”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049.02万元,新建12个滴灌系统,铺设田间地埋管道74.84千米,改建渠道3条,长度4.41千米,新建田间道路5条,长度为3.23千米,惠及全村0.99万亩耕地。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时机,2024年初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党总支全面推进土地整合,将村里每家每户的分散土地进行整合,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村民李万军说:“我们这个高标准农田是2023年秋天改造的,23年秋天以前当时种的是400多亩地,种了将近十七八块地,光是滴水就很费劲,每天都在滴水,有时候一天搞不好四五块地滴水都滴到一块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后,2024年春天我们把地全部整合到一起,小块并大块,现在我就三块地,比如说这三百亩地滴水不到两天这一大块地就滴完了,五百多亩地三四天就全部搞定。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党总支书记吕东文说:“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三岔坪村所有的棉田都达到了连片式,以前道路一滴水就进不来,现在所有的田间道路都是沙石化,给农户带来了种植的方便。”
如今,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三岔坪村0.99万亩耕地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田、土、水、路、林得到综合治理,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的格局,有效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
沙湾市四道河子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候选人李楠说:“下一步,我镇将坚持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充分挖掘农田土地 ‘潜力’,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农业发展快速高效的目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障,让农田真正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 ‘聚宝盆’,推进乡村振兴跑出 ‘加速度’。”
据了解,2011—2024年,沙湾市累计投入12.62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76个(其中优质棉项目4个),涉及耕地面积达119.42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10.7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56.34%,项目区涉及全市11个乡镇89个村队。今年,沙湾市还将持续对4个乡镇14个村队的8万亩耕地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持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办干部田永欣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