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山坡中心村: 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天山天池,是新疆极具标志性的世界级景观,盛夏时节更成了避暑胜地。
看山,层峦叠翠、郁郁葱葱;望水,碧波潋滟、轻波荡漾。沉浸于天山天池景区美景的游客,或沿蜿蜒步道环天池而行,饱览湖光山色的绮丽;或乘游船劈波斩浪,尽享拂面而来的清凉。
而紧紧依偎在天山天池旁边的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背靠巍峨青山,面朝秀丽湖水,静谧而美好,宛如一幅诗意的田园画卷。
7月16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向天山天池,山脚下的山坡中心村也随之渐渐苏醒。村里,满园香农家乐的经营者魏嘉良满面笑容地坐在自家门前,热情地和早起结伴去天山天池景区登山的“背包客”打招呼。
有着多年丰富旅游阅历的游客冯静柔,对山坡中心村情有独钟。在这里,吃上一碗地道的农家饭,探寻山间那独特的灵气,始终是她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我真想整个夏天都住在这里!”冯静柔由衷地感慨。
山坡中心村北连阜康市区,南接国家5A级景区天山天池,距离景区售票处约1公里。京新高速穿境而过,S111线南北贯通。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富集,谁能想到,20年前全村人主要靠农耕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山坡中心村村委会主任俞军颇为感慨,全村有180户657人,耕地680亩,人均3亩地,村民生活并不富裕。
近年来,山坡中心村充分发挥“天池黄金通道”的区位优势,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合作社带动、党员示范引领以及农户广泛参与,成功打造了“日游天池、夜宿山坡”的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全村人都吃起了“旅游饭”,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还有位置吗?”“老板,来一盘拌面。”……中午时分,满园香农家乐里食客络绎不绝,厨师、店员忙得不可开交。

“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游,家家户户的收入都大幅提高,生活也大不一样了。”魏嘉良是山坡中心村人,2018年看好村子的发展,从乌鲁木齐市返乡开办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家乐。
“我们做的新疆特色美食,像大盘鸡、手抓羊肉、红烧牛排等特别受游客欢迎,很多客人吃了一次还特意再来。旅游季从5月开始升温,七八月每天最多时一天能迎来近千名游客,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近百万元。”魏嘉良欣慰地告诉记者。

绿水青山是山坡中心村的生态名片,是村民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饭碗”,更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金字招牌”。
自2005年起,山坡中心村对村容村貌、环境道路等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不断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全力推进乡村建设。如今,卫生厕所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35%,有力保障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如何“变”是门学问。
2019年,山坡中心村成立了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推行“党总支+合作社+旅游”的模式,将480名村民发展成股民,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做大做强休闲农业这块“蛋糕”。
“我们依托阜康市技工学校,对农家乐和民宿从业人员进行烹饪、礼仪、摆台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家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俞军介绍。
在村党组织有力带动下,山坡中心村的农家乐和民宿蓬勃发展,目前已增加至53家。其中,4家农家乐荣获自治区级星级农家乐称号。全村有280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年收入在1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合作社还组织村民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让游客不仅能玩得尽兴、吃得满意,还能把这里的特色农产品带回家。

如今,山坡中心村每天接待游客数量最高可达5000余人,约占天山天池景区旅游日接待总量的四分之一,已然成为游客在天山天池旅游期间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种春华,得秋实。依托天山天池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山坡中心村实现了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村民变服务员的华丽蜕变,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自治区级生态村、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等殊荣。
“今年,我们引进社会资本200多万元,进一步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房车自驾营地、星空露营地等旅游设施。阜康市文旅局驻村工作队打造百姓大舞台,丰富村民生活,进一步挖掘村庄的潜力,增加村子发展的底蕴。我们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从景点游向景区游转变,带领村民在好风景里过上好日子!”在俞军眼中,山坡中心村的美丽蝶变仍在持续,“钱”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