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系列报道之三:物探利器缚“油龙气虎”

2021-09-08 17:10:33 来源:中新网新疆
字号:

  物探利器缚“油龙气虎”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重大领域与关键技术研讨会”报道之三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8日电(王雯婧 察兴辰 范旭)如今,物探已成为油气田发现和高效开发攻坚克难的利器。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盘踞在沙海深处的“油龙气虎”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藏。如何准确找到宝藏、确定宝藏的准确储量是新疆油田公司物探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和不断攻关,物探人一步一个脚印,一关一个对策,从平原走向山地,从农田戈壁走向沙漠腹地,从中浅层走向深层超深层,准噶尔盆油气勘探硕果累累,玛湖斜坡区、腹部沙漠区、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区接连钻探发现高产油气流,物探人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

  回首物探前世今生

  你骑着马、我牵着骆驼,罗盘手中握、地质锤肩上扛,在苍茫戈壁间,战风沙、斗酷暑,宛如侠士一般行走,努力探寻深藏在地下的“油龙气虎”。

  回顾上世纪50年代,物探人就是这样找寻石油。那时在中苏两国政府推动下,中苏石油公司成立,并组建起新中国最早的石油物探队伍——中苏石油公司地质调查处,在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三大盆地寻找石油能源,揭开了新疆石油物探事业的序幕。

  1952年,第一个地震队成立,当时使用的是苏联产“51”型光点仪进行作业;二十年后光电仪被多次覆盖模拟地震仪取代;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物探新技术的引进,通过国际合作,勘探装备一跃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野外勘探首次进入了准噶尔盆地沙漠腹地,在成像手段上随着赛伯大型地处理计算机系统的投产,地下地震资料成像进入了数字时代;进入21世纪,处理集群系统的升级换代,物探进入精细勘探新时代,这仿佛让勘探人员拥有探寻地下油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更精、更准地识别深埋地下的油气藏。

  形象地说,物探工作就像是在给地层做“CT片”。在物探的历史长河中,有3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地层的“CT片”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完整。

  1980年以前,新疆地调处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了,那时候通过在地面铺设的一条条二维测网,只能探测地下油藏的大概轮廓及大型构造油气藏。

  1985年,物探人开启了三维地震勘探的时代。能对地下地层的立体呈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三维地震勘探基本覆盖了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的有利隆起带,为寻找钻探的具体目标打下了基础。

  2012年,准噶尔盆地开始推广应用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如果我们把物探工作比作给地层拍张证件照,那么宽方位相当于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宽频带相当于使用彩色胶卷拍摄,高密度相当于照片使用高像素摄像头拍摄,这使以往近千米以下难以发现的地下微小断裂,地层岩性油气藏随着勘探精度的提升不断被发现。

  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新疆油田油气勘探连获突破,先后发现了玛湖和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田。其中,《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玛湖凹陷已成为中石油原油增储上产的最重要接替区。

  南缘勘探迎难而上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油田最早关注的石油勘探领域之一,探采石油已有近百年历史。南缘地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受物探成像技术的制约,地震有效信息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使南缘勘探始终“看不清”、“钻不准”,让一代代新疆石油人守着这样一个聚宝盆却鲜有收获

  南缘勘探面临着“双复杂”的困难局面。其一是地表复杂,包括老地层山体出露区、戈壁砾石区、农田、河流四种地表结构;其二是地下构造变形剧烈,发育三排构造带(四棵树凹陷、霍玛吐背斜带、托齐掩伏带),从山前向盆地方向构造变形依次减弱,下组合大构造发育,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但落实程度低。

  但这不仅没有让物探人退缩,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南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每年9月底至次年4月底为积雪期,无法进行采集作业,因此,物探人员的有效施工时窗为5月至9月。在有限的5个月时间里,成百上千的物探人地跋山涉水,攻坚克难也一定要把山上山下的地震信息采出来……

  1979年至1999年期间,南缘进入常规二维区域构造普查阶段。受地形约束和技术限制,常规二维区域构造普查精度较低,只能了解南缘地下构造的大体轮廓。

  2000年至2009年期间,南缘进入常规三维中上组合目标勘探阶段。受仪器技术和钻进技术限制,主要针对南缘中浅层进行勘探。

  2009年至2013年期间,南缘进入宽线高覆盖中下组合攻关阶段,可以对地下8000米的构造进行较精确的定位。

  如今,针对南缘“双复杂”地区勘探,物探人通过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及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配套技术攻关,大幅度提高了下组合成像精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准”的飞跃,为落实下组合构造形态及圈闭高点提供了基础,提高了圈闭目标的可靠性,高探1、呼探1连获高产油气流。

  “独门绝技”创造辉煌

  准噶尔盆地南部是天然气勘探开发重大领域,而深部地震勘探存在难度大、不确定性强的问题。

  近年来,新疆油田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雷德文及其团队着力开展深部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包括盆地格架二维工程、高密度三维实施工程、老资料深入挖潜工程、示范区加快建设工程,解决了以往深部资料模糊及物探重目标轻洼陷、重局部轻整体的问题,其精髓就是地质目标驱动,勘探问题导向的勘探理念。

  为谋划盆地级勘探新领域,2019年至2021年间,创新开展的格架二维8横13纵6380千米,其中新采集仅3226千米,借用以往二维、三维资料达3154千米。通过融合处理、多次波压制技术攻关,物探工作实现了用最少的新采集工作量建立了盆地深层“铁栅栏”,拓展了勘探领域。

  为精细落实深埋油气目标,高密度三维工程是围绕深部重点勘探领域整体部署、分步实施“两宽一高”三维,从源头提升深层资料品质。

  为应对低油价面临的勘探低成本,老资料挖潜增效工程应用新技术有效节约勘探成本,老旧资料也因此换发出新的应用潜力。

  为开展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解释、高精度速度场、构造精细建模和多信息融合等工作,新疆油田建立准噶尔盆地全景勘探数字生态环境,雷德文又提出分块示范区建设。即围绕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西部坳陷、阜康凹陷、南缘及克拉美丽四大示范区建设,加快深层油气勘探。通过开展该工程,可以系统组织各示范区内研究单位开展精细解释、统一成图工作,推动了示范区的圈闭目标识别和井位部署,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全方位一体化研究模式,为新疆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理念。

  “三单一策”再磨利器

  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深入,准噶尔盆地勘探面临着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的客观现实,原有的处理解释一体化项目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集技术与管理高度融合的管理办法——“三单一策”应运而生。

  这套管理办法针对地质目标清单、勘探问题清单、物探技术清单形成一体化对策,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两张皮”而直接影响油气勘探成功率的顽症,其物探管理成果已获中石油集团和业界高度认可,为勘探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油田公司首席专家雷德文看来,上述这套做法针对性强、效果突出,是包括总部、东方公司及新疆油田等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正在也必将为盆地南部深部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发挥物探利器的重要作用。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