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不都克因·阿不都哈德尔制作的牛雪雕栩栩如生,牛的大小接近真牛。 杨俊钦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9日电 (戚亚平 杨俊钦 张馨予)接到记者电话时,“网红”阿不都克因·阿不都哈德尔正在忙着往自己的干果店里搬运货物,“走红对我的正常生活没有带来大的影响,还和以前一样干自己的事情。”
新年伊始,家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清水社区的退休职工阿不都克因和他的牛雪雕在网上火了一把,尔后又相继完成骆驼、牧民牵马雪雕等,网上热度不减。

慕名前来的民众和阿不都克因以及牛雪雕拍照留影。 杨俊钦 摄
面对走红,阿不都克因表示,没想到自己也成了“网红”,“这是我的爱好,以前也做过雪雕,只是玩玩,做雪雕不为出名,也不是为了钱,只想着让自己和大家高兴。”
绿化带里用积雪制作牛雪雕意外走红
阿不都克因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此前,他用自家干果店前绿化带积雪,雕刻了一座牛雪雕,并被附近居民发到网上。牛雪雕“上”网后,迅速掀起“围观”热潮,微博热搜一度冲进全国前30名,短短10天,近2万人来到牛雪雕前合影打卡。网友纷纷留言感叹:“这是真牛被冻住了吧!”

阿不都克因应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邀请,来到可克达拉市朱雀湖广场创作新作——人牵马雪雕。 杨俊钦 摄
过程中,阿不都克因首先制作了牛头,之后完成牛身的创作。他用灰色染发剂为牛面、牛角上色,用墨汁为牛耳、牛鼻、牛眼上色,最后在上面淋上一层水,结成晶莹剔透的冰。牛的大小接近真牛,各个部位结构合理,肌肉凸起,显得匀称自然。
之后,阿不都克因又雕了一座骆驼雪雕,再掀“围观”热潮。
阿不都克因年轻时在连队种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来到清水河社区开了一家牛羊肉店。2005年又在肉店旁开了一家干果店,牛雪雕就矗立在干果店外的绿化带里。
1月13日,阿不都克因应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邀请,来到可克达拉市朱雀湖广场创作新作——人牵马雪雕,相关直播平台同步进行了全程直播。当日下午,获得点赞5.3万次,观看人数3800余人。

为即将完工的马雪雕上色。 杨俊钦 摄
人牵马雪雕于1月15日晚完工,从构思到雕塑,阿不都克因一丝不苟。
“可克达拉市冬天的风景非常好,这里的雪非常适合做雪雕。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让更多朋友了解我的家乡,爱上我的家乡。”阿不都克因说。
如今,每天都有二三百人慕名来到阿不都克因的店前,与牛、骆驼雪雕合影。当然,也会拉着他一起合影。“大家来了会和我一起合影,也会照顾我的生意,买肉、买干果,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对生意帮助很大。”
小时候爱上雕刻 除雪雕外还研究一些根雕、木雕
年幼时,阿不都克因经常跟着父母在深山中放牧,孤单时就拿起了小刀,学着父母的样子,用榆木制作面盆、木勺,由此慢慢喜欢上雕刻。
“我也会把泥巴堆成泥团,然后用小刀刻成小马的样子。这种游戏让我乐此不疲。”阿不都克因回忆说。
刚开肉店时,阿不都克因经常宰杀牛羊,逐渐对牛羊的骨骼、肌肉有了深入的了解,这对他雕塑动物体型给了很大帮助。
“我没有学习过一天雕塑,雕刻时不看任何照片,也没有任何草稿,但我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一头牛、一匹马每一个部位是什么样子,我是随着这种感觉创作的。”

民众与雪雕合影。 杨俊钦 摄
2002年的冬天,清水河社区的雪下得特别大,几乎堆满了绿化带,这时阿不都克因想到了雪雕。因为当年是马年,他就将一大堆积雪堆起来,雕成了生平第一个雪雕——骑马雪雕。
周边一位店主告诉记者,当年冬天,阿不都克因还制作了一个羊雪雕,并将临近的绿化带积雪连成一体,制作了一条长达一百多米的蛇雪雕。此后每年,阿不都克因都会在自家店前制作当年生肖的雪雕。
后来,阿不都克因又开始研究起根雕、木雕。在他家平房院子,堆满了小狗、马、狮子、蛇等根雕、木雕作品。这些作品所流露出的神韵,让人叹为观止。
说起以后的生活,阿不都克因说,暂时没想过自己搞直播,也不会玩直播,一辈子有挣不完的钱,也不会靠这个挣钱。“我有退休工资,每月4000多元,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工作,都是公务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