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五载春秋铸华章 古城大地绘新景——奇台农商银行改制成立五周年发展纪实

2022-07-18 20:17:51 来源:中新网新疆
字号: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8日电(李朝)70年深耕细作,5年改制蜕变新生。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近70年发展历史的奇台农商银行,于2017年7月由奇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成立,完成了农信社向农商行转变的历史跨越。

  历史照进现实,梦想引领未来。五年来,该行在自治区联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回归金融本源,坚守支农支小,做实主业主责,以创新之力、惠民之心,为县域各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谱写出一幅与实体相融、与经济同频、与民生同行的奋进篇章。

  党建引领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五年来,该行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成果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发展检验党建成效,实现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开创党建与中心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业务工作“共建共荣”新局面,真正把党建工作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图为奇台农商银行开展的趣味运动会。宋焕新 摄

  “塑型”又“铸魂”,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近年来,该行党委始终把牢方向盘,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各环节、融入到经营管理各方面,从治理架构上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和经营层“谋发展、抓落实、强管理”的有机统一。探索创新“党建+”“党支部+”“党员+”模式,推进“1+N”党建业务融合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合规文化,信用工程“两大工程建设”;高位推动“农区建档大走访”,“城区客户大营销”,“机关条线大梳理”“三大活动”;做实做细“三下沉”。以实的作风全面助推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立足县域,做真正“五个满意”的标杆银行,实现了“六个提升”,经营成效显著。

  “软任务”到“硬指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四同”(党建和业务指标同总结、同述职、同考核、同评价)协调推进,“五个一”(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工作方法得以实施,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部门+支行联合党支部作用,将支部建在网点上,科学布局党支部设置,做到党员延伸到每一个支行、部室,着力把支部打造成团结人的大家庭、锻炼人的大熔炉、培养人的大学校、教育人的大课堂、抓业务的大平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班子成员既抓业务,也抓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使“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起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的效果。推进和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支部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领航计划,发挥“两先”作用,打造特色主题支行,打造特色鲜明、措施过硬、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品牌党支部。2022年,该行碧流河党支部被自治区联社党委评定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示范党支部,其他党支部均为达标党支部。

  走心又走“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该行党委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奠、“七一”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锤炼“一叶总关情”的初心;通过身边“活教材”,警示员工走好“脚下路”;发挥拥军优良传统,“七一”“八一”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新建党史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深化“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学习体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学好百年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歌快闪拍摄、传承长征精神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红马甲”志愿活动,春日骑行、趣味运动会等,在为党史学习增添“趣味”的同时,让党史更具“向心力”。

  当前,该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正迸发出无限生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正转化为不竭动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95.11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34.69亿元,增幅57.41%。负债总额83.20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29.25亿元,增幅54.22%。各项存款余额77.98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25.75亿元,增幅49.30%。各项贷款余额74.28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32.53亿元,增幅77.92%,在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金融服务覆盖面、地方税收贡献度等方面持续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近年来,该行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等荣誉称号。亮眼的数字、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示出党建引领发展的累累硕果。

  与“农”共舞 奏响乡村振兴动人旋律

  作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该行坚持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充分发挥网点多、服务广、机制活的优势,点面结合,做到融力、融智、融资、融商、融情“五融一体”,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支行精准“画像”。结合辖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客户群体等情况,对17家支行进行了精准“画像”,科学制定“一行一镇(乡)一策”经营策略,各支行把准工作方向,抓住特色特点,做出工作亮点,打造出特色支行,给予适合当地的信贷支持和差异化特色服务。开展“进百姓门、知百姓事、暖百姓心”亲情大走访活动,干部员工积极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出柜台,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变柜面服务为田间地头服务,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客户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持产业兴旺。一是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金融服务嵌入粮食生产、购销、加工、循环利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全力支持粮食产业集群壮大、粮食循环经济发展。近三年来,累计发放粮食产业类贷款130亿元。二是推出“活畜抵押贷”,打出畜牧养殖贷款产品组合拳,通过8种产品组合模式,聚焦畜牧产业兴旺目标,为畜牧产品优势区、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三是随着江布拉克旅游5A级景区的改造升级,该行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特点,创新推出“美丽乡村贷”“农家乐贷”等特色旅游金融产品,率先在全疆推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通过扶持乡村农家乐、特色民宿、休闲采摘等特色朝阳产业,全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图为奇台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前往农户家中走访,了解信贷需求。周正龙 摄

  信用托起小康梦。2019年以来,该行不断深化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在当地打出了“党建+信用村”组合拳,创建全疆首个“金融精准脱贫牧区信用村”。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载体,打造“特色镇”“强项村”“专业户”,助力提高农牧民贷款获得率。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将信用工程创建延伸到城镇,以“公职人员消费信用贷款”和“农村小额消费信用贷款”两款产品服务风险相对较低的公务员和已流转土地的农户群体,带动稳住农村主阵地客户群体,使农户获得贷款的途径更加便利,金融支农的作用更加明显。昌吉银保监分局目前将该行确立为昌吉州乡村振兴信用工程创建试点银行,供昌吉州各银行机构参考学习,统筹推进昌吉州信用工程创建工作。

  智慧银行赋能县域发展。该行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流程”的整合和创新,全力打造农信系统首批智慧银行,依托智慧银行举办金融夜市,开启延时服务,有效解决不同客户群体“时间差”问题。针对农牧民“冬城夏村”特色,推出“三农”专场,农牧民冬季在县城即可享受贷款的归还与申请服务,降低出行安全隐患。春耕备耕时期,开办集中办贷服务专场,缩减客户往返乡镇时间,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如今,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创新,该行智慧银行金融夜市已成为奇台县一张绚丽的名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扎根本土 情牵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五年来,该行持续优化调整信贷结构,认真抓好坚守定位、大额贷款压降、房地产贷款压降等工作,积极做好“小微”市场,畅通服务渠道,精准助力普惠小微企业发展。

  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围绕“六稳”、“六保”任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小微的质量和效率,简化开户手续、优化开户流程。按照“降费不降服务”的基本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减费让利,对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农户贷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城镇个人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全面实施减费让利政策,近五年累计让利共1.1亿元,为小微客户带来扎扎实实的优惠,切实降低运行成本。

  下沉重心,实地调查。将周五确定为“全员营销日”,在保证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机关人员下沉支行进行营销。同时开展“做到三摸清 净增九个亿 助力小微振乡村”贷款投放竞赛,全体干部员工深入辖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实地调查,在“稳存量”的同时持续深挖“首贷户”营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普惠型贷款占比。除了中小微企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重要因素。该行通过大走访等活动,已摸底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766个,对其中正常经营的144个合作社,做到建档率、评级率、符合条件的授信率达到100%,累计向各类合作社发放贷款4.09亿元。

图为奇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个体工商户宣讲金融政策。罗娜 摄

  共享信息,精准施策。主动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召开产品发布会、“政、银、企”对接会,逐户精准推介等方式加强贷款产品宣传力度,结合企业情况针对性推介产品。积极对接奇台县税务局,联合开展“银税互动”大走访活动,针对其难点、痛点,推出“银税通”、“惠农供销一体贷”等贷款产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精准投放,精准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奇台农商银行将深入实施“12345”发展战略,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编辑: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