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保护碧水蓝天 共建美好家园 |新疆昌吉州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22-02-14 17:39:17 来源:昌吉日报
字号:

  庭州山水秀 绽放生态美

  ——昌吉州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初夏时节,行走在庭州大地,天空澄澈、水清河畅、层峦叠翠,只此青绿!绿色,成为生态庭州的主色调。

  我州在7.39万平方公里州域上精耕细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有着最生动的实践。

  心呵护,让美好家园处处生辉

  2月8日,从高空俯瞰昌吉庭州生态绿谷,金色的新疆大剧院如雪莲花“盛开”在雪原之上,五大主题公园由南至北坐落于头屯河畔,大型冰雕、观景台与游步道纵横交错。

  头屯河两岸的居民过去因为这条河而烦恼,现在却为这条河而骄傲。经过9年的治理,改造后的头屯河沿岸变为一片生态绿谷,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天山南北的人选择在这里安家,他们濒河而居载歌载舞,享受诗意生活,演绎昌盛吉祥。”昌吉市翡翠苑小区居民夏娟娟说。

  由于历史原因,头屯河河道一度破坏严重,河床沟壑纵横,河岸杂草丛生,两岸污染企业、小型作坊聚集,使得头屯河成为当地群众盼望急切治理的河流。

  近年来,昌吉州投资38.17亿元,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对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的头屯河沿岸进行综合整治。昌吉市对头屯河西岸93家企业、13家砂场、599户居民等实施搬迁,累计回填种植土159.2万立方米,绿化面积近2000亩,极大地改善了头屯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绘就了一幅水清岸绿、多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环境改善非一日之功,“绿色答卷”也非一日写成。我州上下“一盘棋”,同心“绘新绿”。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良田沃土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昌吉州的鲜明特征。

  我州不断擦亮生态底色,集合各地各相关部门力量,依托“人防+技防+大数据”,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强化管控,取得“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门红”。

  ——水质越来越清。2021年,全州13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条河流17个监测断面及天池水质均保持优良。

  ——“气质”越来越好。2021年,昌吉市PM2.5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10.5%。空气优良率75.3%,较2019年上升1.9%;优良天数275天,较2019年增加8天,全面完成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去年12月,昌吉市重污染天气数仅1天,取得历史性突破。

  ——大地越来越美。“十三五”时期,全州完成人工造林1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全州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探新路,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冬夏两重天”是对昌吉州大气污染状况的形象描述,秋冬季雾霾天气频发一直是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昌吉州积极主动作为,2019年成功争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一市一策”跟踪服务项目落地昌吉,昌吉州也成为全国第41个获生态环境部批准的跟踪研究城市。“乌昌石”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基本清晰,一幅立体、详细的污染地图和动态传输路径由此绘就。

  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由65位中国环境科学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昌吉州80多家企业的物料储存、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控设施、在线监控和重污染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现场勘查,为后续开展企业提标改造、重污染天气应急和深挖污染物减排潜力等工作奠定基础,从而制定出“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方案。

  “一市一策”跟踪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共形成《昌吉州2019-2020年冬季采暖期PM2.5污染源解析报告》等专项成果35项,开创了全州科学治污、靶向治污、精准治污的新格局。

  1月31日,走进阜康产业园,新疆阜康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两条生产线正全力运转。近年来,该企业将电石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作为原料生产水泥,实现变废为宝,形成“生产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2021年,我州全面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全州26个重点行业172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评定,聘请专家对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指导,督促168家重点企业全面落实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

  我州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充分应用到矿区生态安全评估、城市规划布局、重大项目选址落地等决策中。全年受理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180个,否决不符合环保政策的建设项目6个。

  新格局,绿水青山带来美好生活

  牛舍、草料间、挤奶间……1月31日,记者走进奇台县东湾镇大泉村润泉奶牛专业合作社,几个社员正忙着分装酸奶。“合作社有1100头奶牛和肉牛,奇台县80%的酸奶零售商都是从我们村拿货,不少到江布拉克景区的游客也来购买品尝。”合作社监事长冶立勇介绍说。

  每年6月开始,江布拉克景区就进入了旅游旺季。江布拉克作为与周边乡村共融的开放式景区,让来往游客享受秀丽风光的同时,也让很多返乡创业人员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目前,江布拉克景区已经辐射带动周边半截沟镇、碧流河镇、七户乡等7个乡镇发展乡村旅游,为沿线群众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受益群众超过2.8万人。

  因苗木致富,缘花卉兴业。呼图壁县将14.6万亩苗木花卉产业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该县年销售各类苗木花卉1.5亿株,苗木花卉产业年产值超过15亿元。

  绿色发展给我州带来的不只是农牧业的蓬勃兴旺,还有旅游业的“日进斗金”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2月4日,伴着新春第一缕阳光,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一批“客人”。100多只侏鸬鹚在湿地核心区悠闲惬意地戏水觅食。

  飞鸟不语,却用行动诉说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持续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等工程,并出台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面积增加到了17万亩,扩大了近1倍,湿地保护率由原来的59.7%增加到现在的84.16%。

  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是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观赏候鸟的必经之地。借助良好生态,八家户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村集体年收入达136万元,村民钱包也鼓了起来。

  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美丽乡村”正成为美丽昌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是我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美丽果实。

  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清的水,是百姓的幸福感所在。人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改变人。在昌吉,绿色生活,共享共建,已蔚然成风。(记者 刘茜)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