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喀什这十年丨团结花开幸福来!

喀什这十年丨团结花开幸福来!

2024-04-24 17:00:04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
疏附县学习交流团在深圳城市规划馆参观学习。图源疏附县融媒体中心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谱写华章。喀什地区各族党员干部群众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图片各族青少年参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展板。(资料图)

  融情暖心 共谱绚丽诗篇

  来到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到处都能看到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2020年,吕秀金从山东来到阿亚格曼干村,在该村8组小广场对面开了一间旅游日用品店,她依稀记得当初刚来时的情形,邻居阿娜尔古丽·斯迪克主动过来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进来后就帮她装起了炉子,这使初来乍到的吕秀金一家心里暖暖的。

  吕秀金的孩子和阿娜尔古丽·斯迪克家的孩子年龄相仿,阿娜尔古丽·斯迪克夫妻俩都在村里的瓦日斯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班,有时候忙不过来,吕秀金就会帮忙看孩子。两家人在日常的你来我往中成为了一家人,互帮互助,传为邻里佳话。

图片阿亚格曼干村党员干部在爱国主义感恩教育基地参观。米尔阿迪力江·买买提图尔荪 摄

  十年来,生活在阿亚格曼干村的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幸福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描绘出民族团结新时代新画卷。

  “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孩子!”2021年1月4日中午,喀什大学校园内一位母亲发出急切的呼救声,正在喀什大学学习的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飞快地奔向出事的冰面,正当拉齐尼·巴依卡伸出手马上就能拉住孩子的瞬间,他脚下的冰面突然坍塌。跌入冰凉刺骨湖水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以惊人的毅力,用尽全身力气奋力向上托举起孩子。最终,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壮举感动了全国亿万网友,他用宝贵的生命为民族团结做出最生动的诠释。他的感人故事,只是发生在喀什大地上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壮丽诗篇中绚丽的一章。

  同心协力 共谋繁荣发展

  十年来,喀什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涌现出了一大批用热血守护忠诚、用生命诠释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集体。

图片伽师县城乡饮水工程顺利完工通水,伽师人民喝上了“健康水”“幸福水”。(资料图)武勇 摄

  2020年5月20日,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甘甜的冰雪融水从上百公里外的盖孜河经过高标准处理后,沿着1827公里的供水管线,流入沿途的每个村庄、每户家庭。

  然而,令伽师人民难以忘却的是,为了这项工程顺利实施,伽师县水利局原党组副书记、局长刘虎在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2021年7月2日,47岁的刘虎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故乡和倾注了一生心血的水利事业。他把各族群众当亲人,面对伽师县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他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精神,带领群众改善饮水条件,使伽师县人民喝上甘甜的水,用生命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赞歌。

潘玉莲与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甄世新 摄潘玉莲与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甄世新 摄

  如今在喀什,民族团结早已成为人们深入血脉的共识,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的常态。疏勒县博望社区年逾八旬的潘玉莲自从1992年起创办“爱心课堂”至今,已经累计义务托管、辅导了2300多名维吾尔族孩子,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潘奶奶”。潘玉莲丈夫早逝,生活十分清贫,她每月的低保金,除了维持生活,其余的都用来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钱不够用就捡废品去卖。她30年如一日的大爱感动了喀什、感动了新疆,也感动了全中国,2019年,她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在喀什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无数个拉齐尼·巴依卡、刘虎、潘玉莲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用生命、爱心和真诚,与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焕发出民族团结的磅礴伟力,推动喀什各项事业步入快车道。

  多元共融 共铸辉煌篇章

  增强文化认同成为喀什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近年来,地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喀什地区已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国家级8个、自治区级62个、地区级4374个,挂牌命名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29个;成立的“红石榴”文艺小分队覆盖了地、县、乡三级,活跃在喀什城乡各个角落,如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已深深植入喀什各族群众的心田。

图片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张建军 摄

  “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滋养民族团结进步的养料和根基。”历史遗址莫尔寺和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等各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见证了喀什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相融共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地区把旅游业作为促进“三交”的重要抓手,组织喀什文艺、非遗等特色项目走出去,开展友好交流,宣介大美喀什、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展现喀什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赋予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用好对口援疆机制,鼓励兄弟省市人员到喀什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在密切深入的交往交流中拉近兄弟情谊。仅2023年全地区接待疆内外游客人数达3322万余人次,喀什旅游产业一路飘红、强势上升,足以说明大美喀什魅力无限。

图片2023年山东援疆首架旅游包机抵达喀什。

  近年来,一场场文化艺术节庆的举办,一条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研发,书写了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让“新疆是个好地方——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深入人心,也浇灌了民族团结之花。全地区坚持将各族群众“请上来”与干部职工“走下去”相结合,做到真结亲、结真亲、一家亲、心连心。通过融情共建,不断完善帮扶机制,逐步实现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各级结亲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急愁难盼”的问题,不仅拉近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距离,更增强了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各民族融合,喀什大地开出了最美的幸福团结花。

泽普县千人奏响民族团结曲。(资料图)泽普县千人奏响民族团结曲。(资料图)

  放眼新征程,喀什各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喀什这片热土上书写团结奋进的美丽篇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