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一线|点亮微光:把客户当成家人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4日电(董玉平 明庭俊杰)“现在游客一下子多起来了,有什么用电的需求,提前跟我们沟通,我们肯定帮忙解决……”5月1日,在新疆阿勒泰禾木村,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禾木供电所所长张国华正在与当地民宿老板交流,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

5月1日,禾木供电所晨会。明庭俊杰 摄
张国华是禾木供电所的老所长,今年57岁,从2005年算起,在禾木供电所工作前前后后已经快20年。禾木供电所担负着禾木喀纳斯蒙古乡1座35千伏变电站,1条35千伏线路、4条10千伏电缆线路的运维工作,供区有变压器81台,共有958户居民客户。禾木供电所曾荣获全国最美供电所称号。作为供电所所长张国华,也曾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营销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班组长等称号。

5月1日,张国华和同事在巡线路上。明庭俊杰 摄
以前的禾木村就是个世外桃源,人烟稀少,当地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放牧生活。那时候,每家每户电力设施不多,用电量也不高。2017年左右,禾木村迎来了旅游大发展,原生态的高山密林自然美景和神秘的图瓦人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到此一游,民宿越来越多,用电量越来越高,12年前大电网通到禾木村的时候,全村一年的用电量也就十几万千瓦时,而到2023年,禾木供电所售电量就达到6500万千瓦,足足增长了400多倍。

5月1日,张国华与民宿负责人交流。明庭俊杰 摄
2023年10月,110千伏吉克普林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在禾木村投运。这个站是喀纳斯禾木景区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智能变电站,有效缓解了35千伏变电站供电压力,特别是满足了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的用电需求。

5月1日,张国华与同事检查民宿电表箱。明庭俊杰 摄
禾木村的变化很快,但为客户服务的心,张国华在这近20年里从未动摇。禾木村说蒙语和哈萨克语的人很多,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张国华学会了这两种语言,对各家各户用电情况更是了然于胸。比如东哈拉、窝依哈拉片区有3个“五保户”,新村有两位孤寡老人,老村村民叶尔保力准备开民宿,他都上门去服务。有一年冬天持续8天降雪,平均积雪厚度超过1.5米,线路跳闸造成景区供电中断。情况紧急,张国华和同事骑着马,在齐腰深的积雪中一步一步摸到故障现场,在厚厚的雪地里整整抢修了10个小时,终于恢复了送电。寒冷的天气让他们满脸都是冰碴子,眉毛胡子都结冰了,手指头也冻僵了。
禾木村很小,张国华熟悉村里大大小小几百名本地人,甚至村里的十几只网红狗都能叫出它们不同的名字。在上门服务的时候,张国华发现80岁的蒙古族孤寡老人托尔拉生活很困难,就经常给老人带去水果和生活用品,帮她交电费和手机话费,还帮老人清洗衣服被子。老人高兴地逢人就说,张国华是她的好儿子。
禾木村也很大,像是一个世界的窗口,国内国外知名度都很高,外国游客来得也很多。供电所不仅代表企业,更是新疆旅游、中国旅游的服务窗口,民宿、餐饮店用电都可能影响到游客的体验评价,张国华总是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供电所员工,把禾木当成自己的家,把客户当成家人。
这个五一小长假,禾木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天空蔚蓝,远山像戴着一顶银冠,游客人数每天都在增加。禾木供电所全体人员都在坚守岗位,完成乡政府和景区管委会安排的老房改造工程中的线路改造任务,加紧做好5月底农配网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15台箱式变压器安装准备。
真心服务,换来的是村民每一个人的真心。就算张国华脱掉工装,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总是有人过来跟他握手问好:“哎呀,我认出来了,你是供电所的师傅。谢谢你上次给我家修好了电,帮我一个大忙,有空一定要再来我家做客。”
“一个人忙的时候说明他被别人需要,被需要的人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张国华经常说的一句话。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让张国华把这里当作了家,把这里的人,当作了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