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一线|点亮微光:吴新瑞的“诗和远方”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4日电(董玉平 何玉成)五一劳动节期间,记者来到国网吉木萨尔县供电公司北庭镇供电所,见到了57岁的所长吴新瑞。他正在与同事专注核对新上线的营销2.0系统采集的客户用电数据。
在小会议室的陈列架上,记者注意到,最新的一块奖牌上写着“国网昌吉供电公司2023年度先进班组”。“我到北庭镇供电所6年,年度绩效指标拿到了5个A。这个成绩不仅在昌吉州,甚至在全疆都名列前茅。”吴新瑞自豪满满。“我们供电所一共有6个人,负责服务3500多户用电客户。”2022年,北庭镇供电所还被评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五星级供电所。
墙上的两面锦旗,是居民和村民感谢供电所传递光明送温暖的内容。据吴新瑞介绍,去年12月中旬,寒风刺骨,一个居民小区内部线路跳闸导致全楼停电,物业无法修复只好求助供电所。吴新瑞二话不说,带领员工迅速出手帮忙解决了这个不属于供电所业务范围的难题。至于帮助村民急修的暖心故事,多到吴新瑞自己都不记得了。
2008年入党的吴新瑞曾获评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18年来到北庭镇供电所,看到这里低压线路杂乱、电杆直接立在农田中,吴新瑞下定决心开展专项治理,在最短时间带领大家完成改造线路、挪移电杆任务,4条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达到九成以上,既方便了农户耕作,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建设家乡 义不容辞
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岑参诗作《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其中北庭即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镇。
北庭镇有北庭故城和高昌回鹘西大寺等历史古迹,近年来又陆续新建了湿地公园和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为保障景区可靠用电,2021年4月,吴新瑞主动联系景区,提出开展双电源改造的建议。建议被景区采纳后,11月吴新瑞提交电网改造申请并获批准。吴新瑞经多次实地勘察,估算用电负荷,最终确定了供电方案。项目施工过程中,吴新瑞多次深入现场协助客户推进配电室建设,北庭故城景区电网项目仅用10天就建成。之后,吴新瑞又上门手把手指导客户提交用电申请,到送电那天仅用了15天。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在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为牧民检查光伏发电设备。(何玉成 摄)
三场槽子牧业新村353户村民多以放牧为生,年收入相对较低。2019年7月,吉木萨尔县政府推行光伏助农项目,吴新瑞第一时间联系村委会,挨家挨户宣传光伏增收的利好消息,并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报装流程。从客户申请到并网验收调试等全过程,吴新瑞和同事们都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光伏发电项目能够及时并网。
“去年下半年靠着光伏发电,我们家增收2123元,今年前4个月又挣了800多元!”牧民哈那哈提·木哈买提家所建的农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于2020年并入国家电网。他也是村里第一批享受到光伏发电红利的人。在北庭镇辖区内,像哈那哈提·木哈买提这样电量“全额上网”的客户共有25户。这项举措也为当地牧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出生在吉木萨尔,上学、工作都在这里,这里的一草一木、男女老少、每根电杆、每条线路我都熟悉。”36年的工作生涯里,吴新瑞先后从事过配电线路工、供电所安全员、计量班班长、营销部副主任等岗位,他经常跟同事说:“群众用电无小事,只有建设好美丽吉木萨尔才能建成美丽新疆。”
供电可靠 随叫随到
“今年3月底,我们粉碎机线头露出来了,吴所长刚好上门检查,亲手用绝缘胶带包裹好,还提醒我们平时注意用电安全。”吉木萨尔县正康科技养殖场场长倪彪忘不了吴新瑞敬业专注的工作姿态:“他那么大年纪,干活蹲在地上那么久,汗都流下来了,看着让人心疼。”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来到北庭镇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客户检查用电设备。(何玉成 摄)
渔业是吉木萨尔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北庭镇水资源丰富,目前有养鱼户26户,还成立了3家渔业养殖合作社。鱼塘养殖采用电气化设施,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在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检查供电线路。(李文涛 摄)
“吴所长,帮我看看咋回事,我家鱼塘的制氧机不转了。”2023年8月16日,村民张金海在“东二畦村鱼塘用电服务”微信群求助。吴新瑞看到信息后,立即叫上值班同事赶往现场,确定配电箱无异常后,又赶紧检查鱼塘内部设备和线路。三伏天大中午,鱼儿因缺氧不断跃出水面。吴新瑞和同事正在加紧排查,最终发现是客户自家供电线路绝缘层破损导致短路停电。为避免耽误时间,吴新瑞主动提供延伸服务,更换了导线,第一时间让制氧机恢复正常运转。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在北庭镇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客户检查用电设备。(何玉成 摄)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在北庭镇宇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客户检查用电设备。(李文涛 摄)
北庭镇供电所辖区内有两个社区敬老院,100多位孤寡、留守老人几乎都不会用手机充值电费。吴新瑞和同事就上门挨家挨户为他们操作,同时还不忘记帮忙检查家电和线路,维护日常用电安全。老人们都知道,只要一通电话,吴新瑞和同事就会立即赶到。
“所长经常教育我们换位思考。”22岁的张家毅是供电所最年轻的员工,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杭州上完大学,他主动回到家乡,到北庭镇供电所工作才半年。刚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曾经给张家毅带来很大的触动:一名要接三相电的女客户因家人生病住院焦躁不安,语言充满攻击性,所长一边干活,一边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安抚住她的情绪,还关切地问起她家人的情况。最后女客户很满意,还对自己刚开始的无礼态度向所长道歉。“所长说,客户永远不会无缘无故地无理取闹。把客户想象成自己的父母家人,我们就没有那么多抵触了。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耐心理解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工作情绪不受影响。”
“脚踏实地,才有诗和远方”
平日,北庭镇供电所雷打不动的是站班会制度,每天晨会汇报和安排每个员工的工作,保证管理透明公开,不搞所长一言堂。
每天早上,吴新瑞都会提前两三个小时来到供电所,到处走走看看、随手打扫整理。他仿佛一名一丝不苟的老农,日日巡视着自己的土地和庄稼,严谨地保持着有条不紊的耕种节奏。

4月30日,吴新瑞和同事在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检查用电设备。(何玉成 摄)
“工作的精气神最重要。只要教会员工技能以后,我就不再干涉他们的工作细节。”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养成了吴新瑞敏锐的洞察力,谁带着情绪工作一目了然。“管理也需要望闻问切,把准脉,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我从未见过所长有过迟到早退的现象,对员工就像父亲对子女那样慈爱,几乎从不批评我们。”在供电所工作7年的收费员李静认为吴所长对自己过于严苛而对员工却充满耐心。“所长从不提倡加班,所以我们更要自觉提高工作效率。”
“所长经常跟我们新人说,别怕别人看不见你的努力。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张家毅一直记得所长“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有价值的人生就是诗和远方”的教导,他现在跟着所长学会了登杆作业、安全防护、急修处理、紧急救护等日常技能,每次安规考试也都能合格。“我在工作中逐渐发现:征服困难,掌控未知,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我要像所长那样:来自农民,服务农民,回报家乡。”
“虽然我快退休了,但我干一天就干好一天,站好每一班岗。”吴新瑞说。如今,他带过的徒弟和班组员工在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各单位已是“桃李满天下”。“春节来给我拜年的徒弟能坐满一大桌。他们现在都是各专业口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中层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