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尉犁:情景剧“搬”进博物馆 “沉浸式”体验文物背后的价值与内涵

尉犁:情景剧“搬”进博物馆 “沉浸式”体验文物背后的价值与内涵

2024-05-21 14:16:24 来源:尉犁县融媒体中心

  这两天,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将一系列情景剧“搬”进博物馆,让观众通过有形、有感的方式,“沉浸式”了解长城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尉犁县境内有11座沿孔雀河而建的烽燧被称为孔雀河烽燧群,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军事设施,其中最为有名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在202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纸文书、木简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尉犁县罗布淖尔艺术团围绕出土的文物,编排了一系列情景剧,让陈列在展柜中无声的文物以更加鲜活生动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尉犁县罗布淖尔艺术团演员排力乎·库尔班说:“我今天表演的是将士思念家人,给家人写信的场景。观众能通过我的表演了解文物的故事,我感到很自豪。”

  中国长城看北京,新疆长城看尉犁。以烽燧为代表的新疆长城段是历代王朝开辟丝绸之路、保护丝绸之路最真实的见证,也是家国天下最深刻的精神印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现如今,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也成了开展教学研究、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

  “今天有幸来到长城博物馆,看完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包括我们的烽火台是长城向西的一个延续。”乌鲁木齐游客郑强说。

  华山中学学生邵思源说:“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学习,我知道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新疆的烽燧也是长城的一部分、中国长城的历史是很久远的,以及长城在不同时期的作用。”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

  “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自2023年12月29日开馆至今,参观人次已经达到了4.5万余人次。开馆至今,我们通过馆校合作、研学基地建设、教育项目示范、流动博物馆建设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尉犁县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马禧龙说。(汪志鹏 李雪涛 樊志鑫)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