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肉苁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沙漠变绿洲显生机

肉苁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沙漠变绿洲显生机

2024-05-24 13:28:10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24日电(买赛地·买买提明 叶小东)在长期防沙治沙实践中,洛浦县发展了以肉苁蓉、枸杞、沙棘、沙枣、苜蓿等沙区特色节水型林草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本地实情的特色防沙治沙道路。位于洛浦县和佳新村的“苁蓉小镇”,作为和田地区“再造一个和田新绿洲”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以其独特的肉苁蓉种植产业而闻名,沿着G580国道两侧向沙漠延伸,梭梭林整齐列队,将流沙牢牢固定。那些摇曳的绿色,传递出誓要把沙海变绿洲的精神,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ef7c6f23b22a1ab64950675e744dba14

  五月中旬,正值“苁蓉小镇”种植基地的收籽时节。5月19日,记者来到基地,见证了这一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在金黄的沙漠上,务工人员忙碌地穿梭在肉苁蓉丛中,背着化肥袋手法熟练地收取着成熟的肉苁蓉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肉苁蓉被誉为“沙漠人参”,其药用价值极高,深受市场欢迎。而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收籽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苁蓉小镇”负责人李海说:“肉苁蓉收籽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肉苁蓉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是企业和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苁蓉小镇每年采收的种子量接近20吨,一亩地一般使用250克左右的种子。采收后的种子经过特殊处理,一部分用于种植,多余的部分提供给附近的种植户,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在收籽现场,记者看到务工人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装袋,有的负责运输。他们辛勤劳作,确保每一颗肉苁蓉籽都能被及时、完整地收集起来。这种默契和高效的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收籽效率,也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76aa86f3c9af936d16e4cfdcf3ee2695

  “自2012年以来,我们的肉苁蓉产业每年需要固定务工106人、零散务工人员690人,为村民发放工资超过1.2亿元。”李海向记者说。

  肉苁蓉产业不仅成为“苁蓉小镇”周边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也为洛浦县的乡村振兴和防沙治沙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