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中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市

中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市

2024-05-27 12:04:53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27日电(董晓 王冬冬 麦麦提萨吾提 热衣丁 玉米提)26日,中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市,这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喀什市区块对标国际标准先行先试,在加快推进物流枢纽建设中,提升通关便利化方面的又一创新举措,助力喀什市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image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与传统海陆空铁运输方式相比,TIR运输将通关手续前置,全程不换车不换装,实现“门对门”运输,具有时效性强等突出特点。

  喀什,作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物流枢纽中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TIR集结中心落户运营后,将促进喀什市与IRU的沟通互动,推动开展中巴、中吉乌、中欧物流通道调研、宣传培训等工作。

  根据测算,使用TIR证进行通关,从喀什前往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中东以及欧洲等国可降低通关时间30%以上,通关时间将减少0.5—6日。

  目前公司已申请获批了TIR国际道路运输资质的新疆中亚联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盛国说:“TIR可以一车到底,途经这几个国家我们就不用装卸货,也不需要停留做转关手续,国外的车也不用卸货了,可以直达到第四国第五国,节省了很多物流成本,包括转关的时间都会节约很多。TIR集结中心成立以后,我们的业务能拓展到欧洲了,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务。”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运输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主体对国际道路运输的需求正从“走得了、运得出”,向“走得安全、走得便利”转变。TIR集结中心将激发像新疆中亚联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这样的一批物流企业向更高的标准和规则看齐,对今后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明了。

  喀什海关综合业务处综合业务科科长张军说:“结合自贸区改革创新,不断优化TIR运输通关流程,设立TIR业务窗口,主动了解外贸企业的业务需求,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和业务咨询服务,积极联系IRU专业人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业务指导,畅通与边境口岸海关配合渠道,支持外贸企业深度参与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加频加密已有TIR路线班次,积极拓展TIR国际运输新路线,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到喀什通关、过货、做贸易。”

  据了解,TIR集结中心国际货运集结仓总面积5595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2939平方米,室外货运场地2656平方米。TIR集结中心主要由新疆恒新国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依托宏鹰国际、深圳市卡铁联合物流集团等国际物流企业支撑。

  新疆恒新国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微说:“我们集合全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货物通过公路、铁路、空运、多式联运集结到TIR集结中心,通过TIR创新的运输模式通往全国包括中吉乌、巴基斯坦和欧亚各国。TIR集结中心的优势非常明显,快速和稳定的TIR通道能助力更多的贸易往来通过喀什。运输主体可以提高30%的运输时效和减少15%的运输成本。”

  在此之前,相关国际贸易企业在浙江、上海、广州等地进行组货拼装,运送至喀什后换装境外TIR车辆后申请报关出口。TIR集结中心的运输模式将可以实现“门到门”“点对点”的运输。

  喀什市委副书记、市长伟力·阿西木说:“货物通过公路、多式联运到集结中心,开展分货集结,再由TIR车队运送至目的国。同时,集结中心可以提供前置仓、海外仓等仓储功能,开展物品包装、简单组装等增值服务,海外车辆在集结中心装卸货物做到全程可视可追踪,满足可视化监管需求,为国内外客商提供完善便捷的国际物流服务平台。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东亚及东南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周妍说:“喀什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中国实施联合国《TIR公约》后首个启动TIR内陆运输业务的城市。喀什TIR集结中心的落地,是IRU携手各方打造中国TIR业务创新示范窗口及示范项目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TIR运输迈入了供应链上下游聚集、内陆与口岸联动的全新发展阶段。近年来,喀什在TIR运输领域持续发力,现阶段已经实现了中吉乌通道、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上的TIR常态化运输。未来,依托TIR集结中心的优势资源和示范效应,IRU将与各方更加紧密合作,携手推动TIR集结中心做好做强,共享TIR公路直达运输发展机遇,助力喀什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TIR集结中心授牌仪式由喀什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支持。仪式上,IRU代表向集结中心正式授牌。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