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哈巴河县库勒拜镇:“雁司令”的致富经

哈巴河县库勒拜镇:“雁司令”的致富经

2024-06-04 17:18:13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4日电(沙妍粼)5月31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时,养殖示范户王淑花已经在小院给家禽喂上了饲料。圈舍里的红嘴雁围着她“嘎嘎嘎”地叫得正欢,争先恐后地争抢着食物,给寂静的小院平添了许多生机。

图片

  “这批雏雁我已经养了1个多月,平时喂的都是玉米粒、小麦和自家院里种的蔬菜叶。别看现在小,差不多到8月份,每只最少能长到五公斤。”看着自家毛绒绒的雁苗正一天天长大,王淑花脸上藏不住的喜悦。据了解,王淑花夫妇从2004年开始养殖红嘴雁,原本只想养几只自已吃,没想到红嘴雁的抗病能力强,长得也好,而且因肉多味鲜、低脂肪、低胆固醇、含有高蛋白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购买。仅仅只是通过消费者口口相传、朋友圈转发,逢年过节期间就能卖出20-30只。虽然销售额不高,但收益足够两口子日常开销,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图片

  2022年,依托紧邻国家4A级景区白桦林景区的优势,喀英德阿热勒村打造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旅游热不断升温,带动了红嘴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迅速提升,王淑花家的红嘴雁开始供不应求,有时不提前预约都买不到。于是,王淑花夫妇瞅准机遇,将红嘴雁的养殖数量增加到150余只,并补进了雁鹅、土鸡、三黄鸡等。同时,利用自家闲置庭院开办起了农家乐,多元化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图片

  尝到甜头后,王淑花本想着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红嘴雁,但因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加之圈舍养殖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低,导致红嘴雁苗成活率低、生长较慢……一系列问题让王淑花一筹莫展。喀英德阿热勒村党总支书记梁大军得知此事后,立即号召附近几家小规模养殖红嘴雁的农户,召开庭院议事会。聚焦农户在疫病防控、规范饲养、拓宽销路等方面的需求,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白桦人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专业养殖技术人员上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由合作社负责与红嘴雁经销商和企业联系对接,帮助养殖户搭建销售平台,多渠道扩大销路,提升红嘴雁的销售量和经济效益。

图片

  “产业兴,乡村振兴的底色才更足。库勒拜镇将持续推动‘党建+特色养殖’的运作模式,以养殖红嘴雁为示范,不断探索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向周边辐射,力促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库勒拜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周婷说。在库勒拜镇,依靠红嘴雁将日子越过越好的不止王淑花一家,全镇发展家庭式养殖红嘴雁的农户有40余户,户均年增收达3.6万元,红嘴雁养殖已成为库勒拜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一个特色。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