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银线织出柯柯牙富民新画卷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1日电(赵二安 马海骄)“有了共享电源,扫码就能接上电,一个人就能给果树打药,很方便。”7月10日,在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园林二队职工郭泽琴用手机扫码简单确认后,通过共享电源为打药机供电,她对便捷安全的体验十分满意。
从乌鲁木齐出发,向南,飞越天山,连绵雪山之下,阿克苏红旗坡机场逐渐清晰。从飞机向下俯瞰,大片大片的果园绿意正浓,全国闻名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就产自这里。而40多年前,别说冰糖心,这里连个像样的果园都没有。

2024年7月11日,国网温宿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开赛尔·艾尼瓦尔和阿不都·萨拉木在对1020温红线进行线路巡视,确保果园抽水用电正常。(赵二安 摄)
结合当地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当地政府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荒漠绿化造林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防护林网中套种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延续生态成果。
在红旗坡农场的果园里,园艺六分场场长蒋先龙正与技术人员并肩作战,他们忙着指导果农们施肥和灌溉。“一期工程的生态林不仅成功地阻挡了风沙的侵袭,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理想的种植环境,使得经济林茁壮成长。”
蒋先龙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激,“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是种植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选择,供电公司实施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我们的灌溉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以前行情不好的时候,只能眼看着苹果、梨子等水果烂掉。现在好了,供电线路架设到家门口,申请用电也很方便,电力工人还定期上门服务,我的冷库和3眼机井用电从没出现过问题。我们去年毛收入达到了5000万元。”新疆亮仔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莉介绍道。
刘莉的果园和公司都坐落在柯柯牙,她经营着5000亩果园,有1座3000吨容量的冷库,除了存储自己的果品,还可以解决附近果农果品保鲜问题,她的公司每年还吸纳当地上千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在柯柯牙除了遍布的果园、冷库等设施,随着电力线路的延伸,果汁厂、纸箱板厂等特色果业的附属周边工厂也在逐年递增。这些工厂的出现,一方面增强了果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拉长了果品的产业链条,提升了果品的价值。
如今,柯柯牙的一抹翠,已经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累计造林8885万株、518.4万亩,国土森林面积从2012年的1340万亩增至1733万亩,蹚出了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有效治沙模式,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