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员额法官”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3日电(黄晨 曹学栋)“我们充分发挥‘法官释法+代表说理’的联动优势,人大代表和法官同频共振,将专业调解力量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末端,‘法、理、情’有机结合,努力把群众诉求化解在‘当时’‘当地’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7月23日,昌吉市六工镇人大代表、东五工村党总支书记潘竞鑫说。前不久,由该村人大代表宋丹、员额法官张素荣、人民调节员张永霞组成的调解小组,成功调解一起燃气公司与村民因为天然气管道施工破坏村民道路而产生的矛盾纠纷。

在调解室里,环宇燃气公司项目经理和东五工村一组的村民代表双方各执一词,场面一时陷入了僵局,这时根植基层,熟悉社情民意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优势,讲道理,讲情义,员额法官张素荣也从法律规定方面释法析理、讲解利弊,本来剑拔弩张的双方逐渐都放慢了语速、降低了声音,相互理解,达成和解协议。
这起矛盾纠纷的顺利调处,得益于该村“人大代表+员额法官+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的推行。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在“和合昌吉”法务中心成立了昌吉市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统领、指导全市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通过组织代表参加法院、检察院案件旁听庭审、听证会、开放日活动,对区州人大、市委转办的信访案事件,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对法院判决不服继续上访的群众,探索开展释法析理、心理疏导、平复情绪等工作,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润滑剂作用,做好做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94名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37件,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
东五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矛盾纠纷调处室,由4名人大代表、1名员额法官、3名人民调解员组成,人大代表接到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后,可随时与员额法官联系,会同人民调解员通过走访,充分了解情况后,开展面对面调解。人大代表通过走入村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把优质高效的纠纷化解资源带到群众身边。目前,东五工村通过“人大代表+员额法官+人民调解员”机制,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6起。
“‘人大代表+员额法官+人民调解员’开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官说‘法’,代表讲‘理’使纠纷的解决结果尽可能地兼顾情理,体现法理、情理的融合。”员额法官张素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