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艾沙江·尼扎木丁:光明无界 大爱无疆

艾沙江·尼扎木丁:光明无界 大爱无疆

2024-09-30 20:41:40 来源:中新网新疆
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参与爱心公益活动。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参与爱心公益活动。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30日电(徐兢兢)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公司员工艾沙江·尼扎木丁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参加会议。

  艾沙江·尼扎木丁,现任博尔塔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分工会主席,“一元钱计划”爱心公益项目发起人。他用小小的“一元钱”改变了上千个贫困家庭的命运,以奋斗者的姿态团结带领各族青年职工不断创新突破,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亮丽篇章。

  从“一元钱”到“一百万元”

  艾沙江·尼扎木丁有一本珍藏多年的影集,影集的扉页上写着:让世界充满爱。影集里面1000余张汇款单的背后,是一个个涓涓细流,汇聚成民族团结大爱的故事。而照片里400多张灿烂的笑脸,就是“一元钱计划”,最好的见证。在影集里,巴特蒙克的照片十分特别。

  照片虽然很新,但由一张录取通知书的截图和文字组成。原来,当年巴特蒙克考上大学后,博州团委将他的录取通知书和家庭情况拍照发给了艾沙江·尼扎木丁,并告诉他当时像他这样的困难学生有3名,希望他能出手相助。艾沙江·尼扎木丁随即筹集爱心资金,解决了大家上大学的费用难题。从此,他们便隔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4年初,在“一元钱计划”公益项目与新疆青基金签约仪式上,28岁的蒙古族小伙巴特蒙克作为见证人出席了活动,也第一次见到了从未谋面的“恩人”。

  “我当年考上大学后,家里一下子凑不够上学的学费,正是这时得到了‘一元钱计划’的爱心资助。这些年一直想当面感谢艾沙江·尼扎木丁大哥,可在此前我甚至不知道他长啥样。”巴特蒙克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坐在一旁的艾沙江·尼扎木丁也不由得湿润了双眼,道出了真相。在资助期间,为了不让受资助人感到压力,他常常只是将资助金交给他们的父母,或者进行线上转账。如果不是这次活动,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见面。

“一元钱计划”公益项目与新疆青基金签约。

  “一元钱计划”公益项目与新疆青基金签约。

  不求回报,真诚付出;只要各族群众有需要,他便义无反顾。

  “一元钱”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如今已经汇聚成了改变许多家庭命运的力量。截至目前,“一元钱计划”爱心基金自2006年发起以来,已经走过18个年头,累计筹集善款120余万元,帮助各族困难群众和学生3800余人次。

  从“一个人”到“公益基金”

  不久前,艾沙江·尼扎木丁再次收到古再奴尔·阿布都塞买提的捐款信息,这是她从一个受助人成为爱心公益志愿者的第四年。

  2014年,古再奴尔考上了湖南的一所大学,但因家里的父亲残疾,母亲多病,无法负担学费,她不得已,只能辍学打工。上大学对她来说,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艾沙江·尼扎木丁得知了此事,决定帮助古再奴尔重回校园。在他的鼓励下,古再奴尔再次参加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新疆医科大学录取。看到古再奴尔的录取通知书,艾沙江在替她高兴的同时,心里也犯了难,当时“一元钱计划”已经资助了19名学生,资金捉襟见肘。艾沙江·尼扎木丁和志愿者们四处奔波,讲解爱心计划,感染了许多人。在博州红十字会、各民族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开学的前两天,艾沙江将一个汇聚来自各个民族同胞爱心的信封,塞到了古再奴尔的手里,她也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这是我的第一个月实习工资1300元,全部捐给‘一元钱计划’。”2021年,古再奴尔完成学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入职一个月的她,毫不犹豫地捐出了全部工资,并主动申请加入志愿团队。

  在公司的支持下,艾沙江·尼扎木丁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团队化身宣讲员,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一元钱计划”也逐渐成为公司的一张公益品牌,更成为一面旗帜,吸引了全疆乃至全国数百名各族爱心人士参与。

艾沙江·尼扎木丁为青少年儿童科普电网知识。

  艾沙江·尼扎木丁为青少年儿童科普电网知识。

  如今,“一元钱计划”爱心公益项目从依靠个人发动,到加入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成立“博爱·乐行”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不仅捐资助学,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士,还发起“点亮黑楼道”、青少年“走进国家电网”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小爱升级为博爱。由艾沙江·尼扎木丁埋下的民族团结种子,早已在天山南北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从“一个想法”到“硕果累累”

  回望来时路,艾沙江·尼扎木丁不仅将爱与忠诚献给了各族人民群众,还献给了电力事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涌现出一批同样扎根边疆的有志青年,凝聚起一支团结、创新、实干的团队。

  青年职工薛攀不仅是“一元钱计划”的志愿者,还是艾沙江·尼扎木丁创新工作室的一员。今年,他和团队经过一年课题攻关申请了发明专利,在创新实践上再次取得新突破。在2023年,薛攀就作为艾沙江·尼扎木丁创新工作室成员,和各族同事携手成功攻关课题并获奖。他不仅实现了专业上的突破,还成为运维博州主电网的骨干之一,守护着各族同胞千家万户黑夜里的光明。

艾沙江·尼扎木丁在职工创新工作室与青年员工一起攻关创新课题。

  艾沙江·尼扎木丁在职工创新工作室与青年员工一起攻关创新课题。

  “聚集各族青年力量,造福各族人民群众。”艾沙江·尼扎木丁创建工作室的初心至今未变,这个看似朴实的想法,吸引了70多名像薛攀一样的各族青年凝聚在一起,为电力事业注入了创新力量,服务于当地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依托“艾沙江·尼扎木丁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平台,他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各族青年职工,组建起一支跨专业、跨班组的创新团队,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先后取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9项,获评国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自治区专利奖、自治区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等奖项,用真情和智慧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原动力,也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了电网发展的成果。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