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建设典型环境实验观测站 为国产电力计量设备制造提供技术服务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19日电(张伟)11月18日,由国网新疆电力规划建设的三个典型环境实验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将用于跟踪观测各类型电能表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国网新疆电力典型环境实验观测站电能表挂网测试现场。张伟 摄
近年来,我国高端电力计量设备仪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不同地区用户的欢迎,而由于产品使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国内制造企业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技术支撑,来验证电能表在典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新疆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天然实验场。国网新疆电力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利用本地资源规划建设可开展电能表、采集终端、充电桩等多型电力设备可靠性验证的实验场所,为国内企业提供电力技术服务。
此次新建成的三个站点分别设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其中阿勒泰站因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对应极寒环境;喀什站地处帕米尔高原,对应高海拔环境;和田站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典型的强风沙环境。2024年5月,三个站点同步启动建设,经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实验测试等工作顺利建成投运,目前正在开展国网公司2024年第二批智能电能表样品挂网实验。
据了解,三个实验观测站设计有国网公司标准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国产高端智能电表、出口电表、充电桩、低压电能计量箱6大功能区,建成后可具备846只单相智能电表,270只三相智能电表,126只采集终端,162只出口表,90只国产高端智能电表,6套充电桩以及180套低压电能计量箱的实验检测能力。
“在实验方案选择方面,我们三个新观测站创新采用了总分表比对方式。技术人员在公司本部部署典型环境实验监测平台,同时在各站点部署软硬件设施打造监测子站,公司专家可远程采集各站点被试样品测试数据,通过计算机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对被试样品的准确度及异常事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该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实验人力物力投入成本,也减少了对实验系统的维护工作量,提高了实验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观测站建设运营牵头单位、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量传与质检部主任李宁介绍。
三个典型环境实验观测站建成后,将与此前已经投入运行的国网新疆电力智能量测设备高干热典型环境实验室一起构建起新疆电网“一室三站”典型环境实验体系。未来,国网新疆电力将承接更多电力计量装置设备测试任务,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为国产高端电力计量设备研发制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