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又添71.74万亩高标准农田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王薇报道
2024年12月26日,奇台县新建末级渠系改造建设项目塘坊门村段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挖掘机开沟作业,为开春后渠道铺设安装做准备。今年春天,这些渠道将高效地将灌溉用水准确输送到田间地头。
这是奇台县在全面完成2024年建设任务基础上,新启动开工的末级渠系改造建设项目,全长13.5公里,是5万亩农田的输水命脉。
2024年,奇台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88条、72.974公里长的末级渠系进行了改扩建。项目完工后,在渠道及渠系设施建设、泵站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原来的土渠经过30多年的运行,渠系灌排设施老化、功能下降,渠道渗漏严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线路长、地形复杂的困难,采用深度换填、抛石挤淤等施工工艺,进展迅速。”奇台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综合保障中心主任杨乐说。
“村上的3万亩耕地全部建成了高标准农田,13.5公里的末级渠系工程完工后,每亩节省水费近20元,小麦每亩增产30公斤,农户每亩地可以增收30多元,达到了省时、省力、省人工的目标。”塘坊门村村委会委员李涛说。
截至目前,昌吉州新建改造末级渠系2100余公里,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提早解决了5万余户农业人口、130余万亩农田的农业生产用水难题。
如今,全州1516条农田沟渠孕育出700多万亩浩瀚绿海,保障近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节约农业用水超2亿立方米。
农田水利和高效节水灌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昌吉州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围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粮田变“良田”。
2024年,昌吉州大力实施“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粮棉单产提升行动,打造22个“百千万”产能提升试验示范基地,夯实“科技底座”,打好粮食增产主动仗。同时,昌吉州启动实施农田建设“双百”工程,即储备实施高标准农田和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推广各100万亩。目前,全州耕地保有量949.44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超一半、数字农田86万亩。
2024年,昌吉州将农田改造项目纳入“昌吉州2024年十件惠民实事”,全年建设71.74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州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9.7万亩,为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奠定坚实基础。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全州小麦、玉米、棉花平均单产较上年增长分别达8.1%、11.29%、9.11%,亩均节本增收150元。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我们将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把好事办好,确保粮食生产工作稳中有升。”昌吉州党委农办主任、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星雷说,2025年,昌吉州将进一步加大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推广,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高质量完成“双百”工程,助力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从而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让昌吉粮仓越来越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