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足音铿锵——2024精彩之笔系列报道之三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近年来,喀什始终把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彰显开放姿态。
平台作用愈发凸显
2024年,首个喀什片区出口汽车产业园启动运营,中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在喀什市授牌,深圳国际仲裁院喀什分院开庭审理首例涉外纠纷仲裁案件,首个境外银行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开设……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喀什片区)作为喀什的制度创新高地,是中国最年轻的自贸片区之一。自2023年11月11日正式揭牌以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聚焦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充分彰显。
自贸区喀什片区精心布局中亚南亚加工集散区、保税产业创新发展区、城北加工转化区3个功能区13个产业组团,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产业,聚力打造纺织服装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3个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2个示范区,南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组装出口2个基地和面向中亚南亚的医药健康中心,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在喀什片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一年来,自贸区喀什片区取得38个“首例、首批、首发”工作新突破;金融服务和开放创新不断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国际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推出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实践案例31个,创新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平台开放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制度创新和改革红利外溢效应持续放大。
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更加开放的舞台上集聚要素资源……政府职能转变与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相互促进、相互验证,让过去的2024年,成为喀什开放印记鲜明的年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月8日,喀什龙创博升商贸有限公司获得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灯具配件首单原产地证书。
签发原产地证书是喀什地区贸促会服务喀什外经贸大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喀什地区贸促会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单、企业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以加速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推动喀什地区跨境贸易便利化和营商环境优化。
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支撑高水平开放,首先要体现在以一项项亲商暖商、行之有效的真招实举来广泛集聚要素资源。
一年来,喀什片区强化政策、金融、人才、法律等要素保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4年12月28日,走进喀什综合保税区海关“一站式”业务大厅内的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为企业办理口岸通关业务。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喀什海关紧扣喀什片区改革创新方向以及企业实际诉求,直接打破现有“属地”与“口岸”区域、功能和模式限制,2023年底创新建立“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
据了解,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创新模式,可实现43项审核业务集中一次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间平均缩短1/3,全面实现“一次办、一站办、一网办”。通关作业流程由7项简化至4项,现场申报进出口报关单数环比增长44.3%,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2024年10月底,喀什片区实施的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出口汽车“一站式”产业园、“兵地通办”工作机制、TIR集结中心物流仓储服务等5个制度创新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自贸片区经典制度创新案例汇编》。
喀什出口汽车“一站式”产业园区是喀什片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喀什片区精心布局,建立汽车出口“集疏运服”体系,以市场带动产业落地,更好助力“口岸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落地以来,将“一周出区、十日出境”提升“三日出区、五日出境”,进一步畅通汽车出口物流通道,降低汽车出口成本。
不仅如此,喀什片区通过与上合示范区“法智谷”合作,打造“法智谷”线上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新疆·喀什),深化与周边国家的法律领域对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
枢纽建设不断升级
来到喀什综合保税区,走进喀什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货架上国际一线高端化妆品,法国、格鲁吉亚等红酒原产地优质酒品,中南亚国家服饰等商品琳琅满目。
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自去年正式营业以来,采取“保税备货”模式,即国外供应商直接将货物配送至设在喀什综合保税区的保税仓,全过程接受海关监管,由交易中心为消费者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寄递到家”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捷购物平台。
便捷的商品消费源于畅通的综合物流枢纽建设。
2024年5月26日,由新疆恒新国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TIR集结中心通过国际道路运输联盟( IRU )评估,在喀什正式挂牌,这是中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也是喀什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一大步。
TIR集结中心物流仓储服务可以实现货物国际运输通关手续大幅简化,实现一次通关。从喀什前往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及中东、欧洲等国,通关时间节省30%以上。
2024年,投资8.3亿元建设的喀什国际枢纽港项目(海关监管中心、中欧班列南疆集结中心、物流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及铁路专运线)已基本完工并试运行。
同年9月底,喀什国际航空货运区建设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区港深度联动,喀什综合保税区与喀什航空口岸、边境陆路口岸、铁路场站、物流园区协同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喀什围绕打造联通中亚、南亚等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功能定位,抢抓“中吉乌”铁路规划建设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喀什航空口岸区位优势,织密国际客货运航线,开通直达周边国家首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的国际客运货运航线13条,物流运输更加高效,国际交流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与世界距离由此拉近。
合作平台更加开放
乌鲁木齐海关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喀什地区外贸保持增长,展现较强韧性和活力,外贸进出口总值950.74亿元,同比增长23.2%。
2024年,喀什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喀交会)、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国别产业园区投洽会(投洽会)等活动,不仅搭建起喀什沟通世界的桥梁,为外资外贸发展注入了动能,更向世界展现了喀什开放发展的决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第十四届“喀交会”举办期间,首次设置主宾国,由塔吉克斯坦担任,邀请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5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上合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等国际组织、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团队出席活动。
展会期间,国内外708家企业(国外企业158家、国内企业550家)参展;完成13个代表性招商引资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586.27亿元。
据统计, 2024年1-11月全地区累计登记注册外资企业共计83家,较2023年新增41家,实际利用外资53.4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
国际友好城市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城市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2024年8月18日,喀什与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疏附县与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市、叶城县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市分别签署缔结友好关系意向书,标志着喀什与国际互信合作迈上新台阶、友好往来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喀什地区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以及交流交往不断加深。
去年,喀什片区国别产业园区投洽会在喀什成功举办,喀什经济开发区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园区代表签订《加强经贸合作的倡议书》。
《加强经贸合作的倡议书》提出,要把发展与中亚国家地方间友好关系,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作为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双方园区(自由经济区)合作拓展,建设更加创新和快捷的贸易机制,加快形成产业互补、政策互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国际合作平台,推动跨境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提升。
投洽会表示,喀什将与各方共同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地方力量。(方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