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无人机+通天绳”作业法 助力输电线路带电消缺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无人机+通天绳”作业法 助力输电线路带电消缺

2025-01-09 11:08:01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9日电(朱可欣 张代强)1月7日至8日,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寒风凛冽,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线路检修人员应用“无人机+通天绳”工作法,对220千伏达柴二线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并成功完成修补导线、更换子导线间隔棒等消缺任务,为电网迎峰度冬筑牢安全基础。

  据悉,220千伏达柴二线连接着220千伏达清泉变和220千伏龙节柴窝堡西风电汇集站,是一条连接达坂城风区和乌鲁木齐市区的重要绿色电能“大动脉”。

  日前,运维人员采取无人机对重要线路开展隐患排查时发现,220千伏达柴二线001号杆至龙门架B相、004号-005号杆A相导线存在6处断股缺陷。公司高度重视,综合考虑安全性、缺陷部位和工作效益,决定采用“无人机+通天绳”工作法进行等电位带电消缺。

  早上10时,7名检修人员整装出发,经过1.5小时的车程,11时30分到达作业现场——220千伏达柴二线001号杆下。

  随着工作负责人一声令下,2架无人机缓缓升入空中,一人操作无人机挂载通天绳,一人操作小型无人机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护。在两方人员的紧密配合下,通天绳被精准牢固地挂在地线横担上。

  等电位作业人员穿好绝缘屏蔽服,使用通天绳作为后备保护,仅用时2.5分钟就到达60米的高空。只听“嗞啦”一声,等电位作业人员迅速抓住导线并完成等电位转移。经过1.5小时的精细操作,断股的导线被重新修补好,间隔棒也已重新更换。

  “在适航区开展检修消缺时,‘无人机+通天绳’工作法不仅节省了检修人员的体力,更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现场工作负责人张兴魁介绍。

  2024年至今,公司累计完成输电线路消缺共计1084处,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运行。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做好电网春节前夕保供电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极寒、大风、暴雪等天气设备运行特点,加大缺陷、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力保障春节期间可靠供电。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