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政策“播种人”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22日电(张达)若羌县吾塔木乡果勒艾日克村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总能看到村党支部副书记阿迪莱·阿布力孜向村民宣讲惠民政策的身影。这位县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将文件中的政策内容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的信息,让宣讲浸入了群众的心里。

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阿迪莱坚持把惠民政策转化为家常话,组织成立由老党员、妇女代表等组成的草根宣讲队。他们在田间地头开设“板凳课堂”,通过农牧民夜校、送教上门等方式,把养老保险、农机补贴等政策讲进村民心坎里。2021年村里发展红色旅游后,她又化身义务讲解员,向游客讲述若羌发展故事。
面对部分村民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困难的问题,阿迪莱在村文化室开办“果果小课堂”。寒暑假带着孩子们诵读经典,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演讲比赛;夜晚开设农牧民夜校,从拼音开始教中老年人日常用语。三年来帮助12名村民通过语言关实现就业。
阿迪莱的民情日记本记满了群众诉求。发现村里自来水管道老化后,她连续数日奔波协调,争取到水利部门专项维修资金。类似这样记在本上、落在实处的民生问题,她已解决36件。

组织党员和村民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
入户走访听民意,服务才能“零距离”。阿迪莱带着政策明白卡走家串户,在葡萄架下听老人唠家常,在馕坑边帮妇女算收支账。“阿书记的手机24小时开机,家里牛羊生病她都帮着找兽医呢。”村民麦麦提·艾萨说。
阿迪莱还建立了群众困难诉求台账,对于村民反映的就业、教育、养老等问题,逐一记录并跟进解决。对于能当场答复的问题,当场给予回应;对于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她积极牵线搭桥,持续跟踪反馈,直到问题妥善解决。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就业、就医等民生问题3件。

收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在阿迪莱推动下,村里建起儿童“六点半课堂”,帮助青年申请创业贷款……“群众的小事就是代表履职的大事,把每件实事办好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阿迪莱说。
阿迪莱和草根宣讲队用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普通群众能够听懂的“土话乡音”把“大道理”讲明白了,加深了群众对党的各项“三农”新政策的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转化为村民建设美丽家乡、增收致富的实际行动。

宣传惠民政策
最近两年,果勒艾日克村打通了7条增收渠道,即发包村集体土地,建设大棚、红枣风情园、枣乡酒店、纯净水厂,以及开办星火房屋租赁有限公司、入股红石榴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去年该村集体经济达225万元,村民也通过分红获得实惠。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简洁精炼的政策术语,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就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宣讲。”果勒艾日克村党总支书记王俊说,阿迪莱和草根宣讲队利用“国家通用语言+实例”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讲、惠民利民政策“具体”讲、乡村振兴“特别”讲,把“文件语”变成“百姓话”,将“大政策”转化为了群众听得懂的“小道理”,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是田间地头的政策“播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