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眼下,哈密市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各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建设任务,以交通建设为引擎,加速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G30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打造“2小时经济圈”
4月28日,G30连霍高速哈密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第二标段建设现场,施工队长高松山紧盯仪表盘温度参数,指挥工人进行水稳摊铺作业。该工程起点位于哈密市伊州区G30哈密北出口,路线全长345.208公里,其中哈密境内208.741公里。经过一年多施工,路基工程已完成78%,全面进入路面施工阶段。
高松山介绍,目前全线水稳底基层摊铺完成70%,基层完成60%,右线沥青中面层完成90%,预计6月中旬完成水稳摊铺。工程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创新“分段实施、动态保通”策略,在保障交通不中断的前提下,已完成总体进度的41.38%,桥梁涵洞工程完成率超75%。
“质量是生命线。”高松山强调,水稳摊铺现场通过路面平整度、横坡、压实度及局部离析找补等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并加强前后场巡查,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工程建成后,哈密至乌鲁木齐物流时效将缩短1.5小时,年节约运输成本超10亿元,串联伊州区、二堡镇等7个节点,形成“2小时经济圈”,为光伏产业园、煤化工基地等战略项目搭建高效物流走廊。
G331线至三塘湖火车站能源专线:畅通煤炭外运“黄金通道”
在巴里坤县三塘湖镇,G331线至三塘湖火车站9.7公里能源专线建设同样如火如荼。37台套机械设备正进行路基精平作业,项目生产副经理余家敏介绍,该路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全幅宽度20米,是能源出疆的重要通道,未来大量煤炭将通过此路运至三塘湖火车站,再输往疆外。
项目采用“路基-涵洞-路面”平行施工法,开工不到两个月即完成总体进度的46.5%。余家敏表示,项目引进两个专业路基队伍、一个摊铺队伍及七套涵洞班组,计划5月3日开始基层试验段施工,5月28日进行沥青试验段,6月25日全面完工。
该能源通道投用后,煤炭运输成本可降低22%,装车效率提升40%,年为能源企业节省物流费用超3亿元,彻底改变“公路转铁路”环节多、损耗大的局面。
一季度投资激增,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哈密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5.3%,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5.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9%,对全市投资贡献率为86.7%,拉动投资增速69.5个百分点。全市共实施国省道重点交通项目7个、农村公路项目20个,截至4月27日,累计完成投资9.29448亿元。
(记者手记)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中,质量安全始终是悬在建设者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建设细节中处处可见:水温摊铺采取“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确保每层厚度误差≤2毫米;涵洞施工采用BIM技术预拼装,将混凝土强度离散系数控制在5%以下。正如高松山所言:“我们建设的不仅是道路,更是通往未来的信心。”一幅“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壮美画卷正在东疆大地徐徐展开。交通建设的铿锵步伐,正将哈密推向更高层次开放发展的快车道。(田玉 郭子毅 杨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