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喀什地区文联采风团赴麦盖提县参观交流 以艺术视角礼赞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

喀什地区文联采风团赴麦盖提县参观交流 以艺术视角礼赞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

2025-04-29 22:17:10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展示边疆文化发展成果,4月25日,喀什地区文联及麦盖提县文联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前往县红枣研究院、“刀郎画乡”景区等地,开展文化参观活动,通过观摩、体验、创作等形式,感受麦盖提县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新貌,为文艺创作积累鲜活素材。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麦盖提县红枣研究院,参观了红枣品种文化展馆,详细了解了研究院通过科技改良提升红枣品质、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的成果。其间采风团成员还围绕红枣文化和刀郎民俗的深度关联展开讨论,进一步挖掘红枣产业背后的文化基因。据了解,麦盖提县红枣研究院作为南疆重要的红枣产业科研中心,依托麦盖提县“中国红枣之乡”的品牌优势,培育出多款优质品种,辐射带动全县红枣种植,使红枣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喀什地区评论家协会理事、地区诗词学会会员蔡中江说道:“来到麦盖提,我惊喜地发现在这沙漠的边缘,竟然汇聚了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的专家,他们正以满腔热忱和精湛技艺,精心培育红枣产业,他们的坚韧不拔和不懈奋斗,让人由衷敬佩,其中的艰辛曲折,更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此次参观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洗礼。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汲取他们拼搏砥砺的精神,将这份坚韧和毅力融入自己的事业,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风团一行还深入麦盖提县“刀郎画乡”景区,探访刀郎文化的深刻意义。在刀郎农民画展览馆内,欣赏刀郎农民画诉说着各族群众血脉里的炽热与坚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生态建设成果更是引人注目。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拨动都塔尔琴弦,刀郎木卡姆悠扬的旋律响起,让采风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与此同时,在麦盖提县生态林建设展示馆内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片、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文字,生动展示了曾经饱受风沙侵蚀的麦盖提,通过大力开展生态治理工作,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沙枣树苗在沙地上茁壮成长,梭梭树根系深深扎入沙层,众多耐旱植物共同构建起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化扩展,为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喀什地区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旭说道:“今天,我们来到麦盖提县开展采风创作活动,走进麦盖提县红枣研究院、刀郎农民画展览馆、现代农业产业园、麦盖提县生态林建设展示馆等地,看到了麦盖提县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也是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回去以后,我们一定会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用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把它创作表现出来。”

  此次采风活动,采风团成员们深入麦盖提县,不仅深刻了解了刀郎文化的历史脉络,还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地区结出的累累硕果。麦盖提独特的刀郎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深植于采风团成员们心中。近年来,麦盖提县以刀郎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聚合文旅引力场,以开放姿态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将木卡姆韵律、枣乡风情转化为文旅融合新动能,绘就了新疆文化新图景。(郝松澍)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