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不撤退!不放弃!心血管内科专家盲探梗死血管 53分钟极速救援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不撤退!不放弃!心血管内科专家盲探梗死血管 53分钟极速救援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025-05-03 16:44:19 来源:“四七四医院”公众号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致敬奉献、礼赞奋斗的日子里,新疆四七四医院(原空军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依然选择身披白衣、步履不停,用责任与担当筑起生命的防线,用仁心与医术守护万家安康。他们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不变,在这个假期依然是托举生命的坚实力量。在此,向每一位守护人民健康的医护人员致敬!向每一位辛勤奋斗的劳动者致敬!

  与死神较量的惊险时刻

  “快快快,除颤,除颤……前降支完全不见踪影,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细小左旋支提供着心脏唯一的血供……植入IABP!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5月1日中午,心血管内科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营救。40岁的张先生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生命体征一度濒危,新疆四七四医院首席专家、心血管内科主任周建华带领团队用53分钟时间极速抢救,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完成支架植入,恢复心脏血流,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救回。

  01

  早餐前的致命警报

  5月1日早10时许,张先生突然感到胸口被重锤击中一般,心头一闷,昏厥倒地,紧接着伴发呕吐和大小便失禁。工友见状,立马联系张先生的家人,尽管对死亡率极高的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一无所知,但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突发症状,他又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救护车的警笛声打破假日清晨的宁静,呼啸着向告急的生命飞驰。为了抢夺宝贵生机,急救人员在救援途中紧急联系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周建华主任深耕心血管病治疗领域30余年,他深知张先生正在经历险象环生的致命危机,而在患者到达前,他只能通过与急救人员保持实时沟通,掌握瞬息万变的病情进展。

  胸痛中心已准备就绪,面对患者随时可能恶化的病情,周主任时刻关注着急救车里的情况,并根据生命监护设备的监测数据沉着指挥应对,他透过“电波”托举着这条鲜活的生命,救护车一路啸鸣着驶入急诊医学科,与死神较量的生命保卫战在介入导管室里展开极限博弈。

  02

  至暗时刻的生死博弈   

  进入介入导管室,身经百战的周建华主任披上铅衣战袍,与团队争分夺秒进行急诊心脏造影,此时张先生的病情正在急剧恶化,需要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脏供血才能挽救他的生命。然而,命运此刻正紧紧扼住张先生的生机,介入医生贺江波将造影剂注入的瞬间,导管室的内空气瞬间凝固——前降支完全不见踪影,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细小左旋支提供着心脏唯一的血供……

image

  “导丝在X光下化作寻找血管的探针,但凡有一丝丝血流信号,周主任都能凭借血液微弱的流动找到前降支的开口。”心血管内科当天的值班医生阿丽木热说道,这时患者的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并伴随多次室颤,阿斯综合征的致命预警再一次拉响——患者全身抽搐,四肢僵硬,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出,命悬一线。

  导管护士刘娟、刘倩倩临危不乱,一次次通过电击除颤,让张先生的心脏恢复跳动节律,但每次窗口期都只有2-3分钟,周建华主任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被血栓封死的前降支入口,面对死神的逼近,紧急抢救预案也随之启动,护士长余子容通知麻醉科迅速备好气管插管,同时介入团队争分夺秒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电除颤、置入IABP、维持血压、抗心律失常,为心脏提供辅助支持,在IABP的辅助下,血压曲线终于苏醒,介入团队牢牢勒住了死神的咽喉。

  03

  不撤退 不放弃 53分钟极速抢救大获全胜   

  周建华主任在X光透视下不断微调腕部角度,凭借数千台手术的经验,在一次次盲探中寻找血管中的“生命裂隙”,正在一筹莫展时,导丝突然传来微不可察的震颤——这是触碰到血管内膜的触感!周主任的手腕精准旋转0.5毫米,生命的转机出现,一簇细若发丝的血流骤然显现,导丝如游蛇般挤入狭窄缝隙,两枚药物支架顺着这缕“生命丝线”精准植入。

  “只要瞳孔还没完全散大,就永远存在希望。”脱下沉重的铅衣时,周建华主任那被汗水浸湿的手术服已结出盐霜。从患者工友拨打120,到转运回医院,新疆四七四医院胸痛中心用技术、意志与温度,展开多学科营救,经过53分钟的极速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意识也逐渐清醒,对介入护士提问能够清晰对答如流。监测显示,患者脑部未出现不可逆损伤——这场与死神较量的战斗,他们赢了两次。

  这场生命争夺战,正是医护人员献给劳动节最珍贵的礼物。近年来,新疆四七四医院一直致力于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此次成功抢救重症患者,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也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