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大型沉浸式演出《戍疆奇缘 骁骑逢喜》五一假期重磅登场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3日电(刘涛)春风送暖,歌舞飞扬。5月1日,新疆·尉犁第十二届罗布人民俗烧烤季盛大开幕,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众多游客齐聚一堂,一场穿越千年的历史对话——大型沉浸式演出《戍疆奇缘 骁骑逢喜》重磅登场,让沉睡的丝路烽燧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焕发新机。
该节目以“烽燧”为叙事主线,扮演者身着富有古代特色的服装,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通过刚劲有力的舞姿,再现了汉唐时期戍边将士与当地民众共同守护边疆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当饰演“戍边老兵”的演员抱起孩童,哼唱改编自唐代军歌的民谣时,78岁的罗布老人阿布都热合曼眼眶湿润:“爷爷说过,我们的祖辈曾给唐军送过水,今天的舞台让故事有了模样。”
台下的观众们同样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位来自库尔勒的游客表示:“这样的演出太好了,看到戍边将士的演出,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让我们知道了戍边将士的辛苦,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尉犁县地处古丝绸之路中道要冲,境内的孔雀河烽燧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烽燧遗址11处,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其中“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作为唐代“楼兰路”军事防线的核心节点,出土了883件唐代文书、戍边将士遗物等珍贵文物,实证了自古以来中央对西域的有效管治。这些烽燧不仅是军事设施,更是各民族共同守护边疆、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尉犁县通过建设全疆首个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深化院校研学合作等举措,吸引全国10多万游客纷至沓来,让沉睡千年的烽燧“活”了起来。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安边固疆兴疆”历史传统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时代主题的生动诠释,让各地游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入了解了烽燧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