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全力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
日前,记者从地区畜牧局获悉,目前,喀什地区已建成备案养殖场(小区)879 个、养殖专业村289个,主要牲畜存栏683.85万头(只)、出栏578.48万头(只);主要家禽存栏950.21万只(羽)、出栏1512.73万只(羽)。主要畜禽肉产量17.72万吨,蛋奶产量分别达12.36吨和4.7万吨。
近年来,喀什地区锚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畜牧改良为核心,创新政策扶持机制,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持续完善规模化养殖体系与现代化市场流通网络,推动畜牧产业提质增效,畜牧业发展蹄疾步稳。
4月29日,走进巴楚县新疆中纭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牛棚宽敞明亮,膘肥体壮的牛群悠闲进食。工作人员忙着拌制饲料,通过撒料车为牛羊添加饲料。该公司养殖场占地面积约700亩,现有12座棚圈、8座配套饲草料库,采用科学饲喂模式,育肥6个月即可出栏,现有存栏牛1300头。今年,公司享受自治区能繁母牛补贴、饲草料调运补贴、援疆等项目资金共计200多万元,发展信心更足。
该县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大力推进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与科技养殖,拓展养殖规模,为传统养殖注入现代活力,通过抓好畜牧养殖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管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该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对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给予资金补贴,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畜牧产业到户项目资金3017.2662万元,帮助23309户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
在泽普县,当地加快绵羊品种改良步伐,通过引进优质种公羊、实施人工配种,探索出畜牧升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在古勒巴格乡品种改良服务站棚圈内,工作人员正为阿热硝巴扎村村民西尔依力・吐尔孙家的母羊进行孕检、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作为成熟的繁殖技术,在羊只配种繁育中意义重大,可提升群体品质、培育优质品种,减少疾病传播。近年来,泽普县构建 “站点覆盖、技术赋能、宣传引导” 的品种改良工作体系,已建成19个品种改良服务站,形成 “良种繁育带动产业升级、科学养殖促进农民增收” 的良好格局。
该县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吐热甫・库尔班表示,将持续加大宣传,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发挥人工授精优势,提升养殖质量,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依力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