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飞鹅的美丽脱变

新疆飞鹅的美丽脱变

2025-05-07 17:00:17 来源:中新网新疆

  改良换代、扩大养殖、打造美食、形成文化……近年来,“中国飞鹅之乡”——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通过全力盘活新疆飞鹅产业链,迎来发展春天。

  数量:由少到多 从380羽扩编到10万羽

  新疆飞鹅,是伊犁鹅的后代。大约在清乾隆32年(1767年),一代代灰雁经过人工驯化,又与当地土鹅进行了杂交,才演变成今天头顶无瘤、食草、善飞、抗寒、耐粗饲的伊犁鹅。当地人称额敏飞鹅和塔城飞鹅,由于品种珍稀,2000年8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纳入第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当时,额敏农户家中养的是少之又少,几乎处在灭绝的边缘,媒体上有‘新疆稀有家禽塔城飞鹅濒危灭绝’报道。”额敏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畜牧兽医局局长唐朝新回忆说。

  为加快实现新疆飞鹅产业化发展步伐,额敏县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兴办新疆飞鹅养殖企业的同时,全方位给予政策和项目资助,玉什喀拉苏镇拉斯拜村村民赵全庄看中了新疆飞鹅的市场前景,2006年从当地政府手中接下了新疆飞鹅的保种养殖工作,成立了恒鑫实业有限公司,挑起了公司董事长的重担,公司花了30万元从全疆农户家零散收购到380羽新疆飞鹅,进行提纯、复壮、返祖杂交、提高产蛋率等项目开发。

  “刚开始因为不熟悉这一鹅种,保种效果不好,头几年一直亏损。”赵全庄说,“2008年,公司组织65户农民成立了民丰农民鹅业专业合作社,县上争取到了304万元的新疆飞鹅资源品种保护项目,在上户镇、玉什喀拉苏镇、额玛勒郭楞蒙古族乡、喀拉也木勒镇、杰勒阿尕什镇等新疆飞鹅主要产区,确定了2400平方公里的新疆飞鹅遗传资源保护区,并建设3个养殖示范小区,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实行‘四统(统一在草场散养,统一购置饲料、药物、疫苗,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收时间、回收标准及价格)一帮(按市场价格的60%将鹅苗赊账给残疾人及低收入养殖户,并提前预付40%收购资金)’的原则,带动社员保种繁殖、养殖致富,新疆飞鹅不仅远离了濒危的警戒线,到2011年养殖规模突破了10万羽,飞鹅的蛋肉产量也提高了15%-20%,一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产业。”

  品种:由杂变优 由额敏飞鹅育成塔城飞鹅到新疆飞鹅

  历过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新疆飞鹅品牌基本形成。

  2013年7月,国家级新疆飞鹅保种场正式落户额敏恒鑫实业有限公司,当年公司注册了“额雁”牌商标,2014年被自治区认定为新疆著名商标。从此,额敏飞鹅和塔城飞鹅正式更名为新疆飞鹅。公司的“额雁”牌速冻鹅被认定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新疆飞鹅产业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有着“赵飞鹅”之称的赵全庄并不满足,依托公司基地在为新疆飞鹅“扩编”的过程中,开始对新疆飞鹅更新换代,想方设法让新疆飞鹅“飞”起来。利用自治区2016年的700万元转型项目资金和2017年25万元保种经费,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聘请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禽类资深专家为技术顾问,定期进行培训,加强人才技术对产业的保障和支撑。在完成新疆飞鹅保种任务的同时,建立新疆飞鹅产品质量溯源机制,对新疆飞鹅加工、销售等关键控制点进行全程记录。建立高科技新型节能饲料生产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秸秆碾压、高温消毒、灭菌、混合搅拌、机械制粒等工序及最新高科技配方,解决了从配种到孵化等难题。

  公司同时将基地种鹅的数量稳定在8000羽,每3年淘汰替换,让替补“队伍”作为后备力量,在品种繁育中成功培育出新一代“额雁”优质种鹅,使新疆飞鹅的身价在市场上得到大幅提升。

  价格:由低涨高 由22元涨到了360元

  “新疆飞鹅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同时也穿上了品牌‘嫁衣’,每年未到上市季节,喂养中的新疆飞鹅就被预订一空。”说起企业打造金字招牌带来的好处,赵全庄感触颇多:“过去一羽最高卖22元的新疆飞鹅,现在一羽卖到了360元;一枚过去仅卖1.65元的鹅蛋,现在竟然卖到30元;每公斤鹅毛也卖到了35元,带动了一批养殖户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玉什喀拉苏镇巴拉拜村村民卡德尔汗·库鲁木汉患有视力残疾,爱人身体又不好,家里生活一直比较困难。2014年,获得额敏县恒鑫实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1000羽新疆飞鹅鹅苗,经过4个月的精心饲养,当年没到年底就实现上万元收入,此后养鹅的收入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额敏县通过加大新疆飞鹅养殖扶贫力度,让13个贫困村5292户14825人实现了脱贫。卡德尔汗·库鲁木汉就是其中典范。

  低成本、短周期、容易养、效益高的特点,让新疆飞鹅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如今,“公司+合作社+基地+科研+农户”的发展产业链已经形成,公司又对周边60多户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3万多羽鹅苗,以保底价回收,辐射带动当地及阿勒泰、博乐等地的650多户合作社社员,2024年养殖新疆飞鹅的数量达到了50多万羽。

  赵全庄说:“新疆飞鹅达到60万羽才能满足全疆鹅肉市场的需求,公司力争在3年内,使新疆飞鹅的养殖规模达到100万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美食:形成文化 飞鹅宴飞到国内外百姓餐桌

  “企业规模大了,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必须让产品具有更高附加价值。”赵全庄说,“这必然要求我们树立自主品牌,进行产品深加工。”

  为延伸产业链条,公司在上海和广州等城市设立了6个飞鹅专卖店,在乌鲁木齐市成立了新疆飞鹅产品销售公司,并组建了新疆珍稀畜禽展销中心,使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QS认证的“鹅雁”牌鹅肝、鹅肠、鹅掌、速冻鹅、风干鹅、速食鹅等系列产品通过视觉、味觉、听觉的传递和亚欧博览会等平台,每年有数百吨产品销往“北上广”等12个省份,且销出的大部分系列产品被国内订单公司再进行精深加工,又销到世界各地。

  赵全庄谈到,鹅肉被誉为“世界肉品之王”,其化学结构非常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健康,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抵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中医食疗也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说法。每年秋冬,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都要到饭店和“农家乐”中大快朵颐。

  为打造新疆飞鹅美食名片,2015年,恒鑫实业有限公司在家乡生态区兴建了以新疆飞鹅为主题的集旅游观光、餐饮服务、商务接待等为一体的飞鹅山庄,还在乌鲁木齐市开了一家“柒月飞鹅餐厅”,开展飞鹅餐饮技术免费培训,建立实验(实习)基地,带动2800余人就业的同时,也让新疆飞鹅有了美食文化市场。

  天赐新疆美,地赋飞鹅香。2016年1月,央视CCTV-7“具有飞翔能力的新疆飞鹅”、《骑马放鹅 让财富飞起来》的专题和访谈节目播出后,让50%的新疆飞鹅“飞”出了新疆,还“飞”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国家的餐桌。

  2018年,公司在额敏县首届飞鹅美食文化节、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塔城额敏第七届冰雪文化旅游节分别推出的秘制“罐焖飞鹅”、“盐水飞鹅”等18道特色“飞鹅宴”和“塔城第一锅”(用100羽飞鹅、400公斤大米、50公斤清油、300公斤胡罗卜、1.5吨水、可供1600余人用餐)飞鹅抓饭,让国内外的客商喜爱上了新疆飞鹅独特的口感,带来年收入2500万元的财富,真正实现了飞鹅文化让舌尖与钱袋的共赢。

  品牌:做大做强 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神奇的新疆飞鹅全身都是宝,鹅绒是高档羽绒服装的原料,鹅羽是制作羽毛球的原料,鹅肠、鹅胃又是很好的药材……

  2020年,公司用鹅毛试制了6万多件工艺品“孔明扇”、鹅毛笔、鹅毛毽,深受社会群众青睐,带来60多万元收入,基于此,公司又开始科学尝试,今年计划在基地建设羽绒服、鹅被加工厂。

  “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一年有500多万元的产值,又可解决当地20多人就业。”赵全庄说:“如今,公司拥有6700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基地、鹅舍,1800平方米屠宰加工厂,今年又将新疆飞鹅‘扩编’到70万羽,7月份计划承办当地飞鹅美食文化节,现在条件成熟了,就要盘活新疆飞鹅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成为‘中国飞鹅之乡’—— 额敏县的支柱产业和靓丽名片。(柳鹏)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