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6步背后的“电力初心”
5月5日23:30,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电气操作组组长郭尹超的微信步数显示为19876步。这个数字没有传奇色彩,却刻着一线电力人在公司1号机组C修现场最真实的日常。
5月5日清晨7:00,郭尹超已在6kV配电室核对检修措施。作为2016年入职的“老兵”,郭尹超对设备位置烂熟于心:“1号主变泄油口去年漏过油,今天得重点查。”白天的现场像旋转的陀螺,他带着组员跑遍6个作业点,预演操作流程时总是多问一句:“如果母线电压突然波动,下一步该怎么做?”年轻组员说,跟着郭师傅巡检,连电缆沟里的螺丝都像标了“重点符号”。
下午3:00,在集控室灯光下,郭尹超把操作票模板摊在长桌上,他逐字核对术语:“‘断开’和‘拉开’不能混用,这是原则问题。”带徒弟时,他有自己的办法:“前几天有个小伙子写操作票漏了接地线编号,我让他在模拟盘前盯了半小时---要让规矩长到眼睛里。”
晚上10:30,郭尹超接到缺陷处理紧急电话,这时右膝半月板损伤让他走路有些吃不上劲。配电室里,他打着手电排查线路,膝盖每弯一次都扯着疼,索性单膝跪地查看电缆接头。同事想扶他,他摆摆手:“别耽误时间,你查东侧母线,我看西侧。”
等处理完缺陷,郭尹超瘫坐在台阶上,脱鞋才发现脚已不知道什么时候磨出5个水泡。此时,郭尹超手机微信步数显示为19876步。
当同事调侃“步数第一”,郭尹超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母线倒负荷是关键阶段,必须寸步不离现场。”
从巡检到团队“主心骨”,9年里他的脚步踏遍每个配电室,用行动为年轻人树起标杆,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操作票、深夜抢修时的现场教学,早已把“细节决定成败”的准则,刻进了新一代电力人的职业基因。
19876步,是巡检路线的长度,是责任丈量的刻度,更是电力人精神无声传承的轨迹。(蔡罗刚 史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