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创新“联络站+网格+民生实事”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9日电(陶拴科)9日下午,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小黑沟饮水工程蓄水池维修建设项目,人大代表正在征求意见,对项目如何进行维修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这是今年巴里坤县石人子乡民生微“实事”之一。

近年来,哈密市巴里坤县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指引,创新构建“联络站+网格+民生实事”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建设、民意渠道畅通和服务效能提升,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构建代表履职“主阵地”,夯实基层民主根基
石人子乡按照“1个乡级总站+3个村级分站+21个网格联络点”架构,构建了三级联动网络,实现了全乡4个行政村、2886名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全乡划分为21个基础网格,按“2名代表+1名网格员+N名志愿者”模式组建服务团队,明确“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三重职责。在开展“网格大走访”行动中,累计走访群众1600余户,梳理共性需求23类、个性问题186件,为精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石人子乡还创新“联络站+”服务模式,设立了产业联络点、特色联络站和“移动调解站”。在冷凉大陆菜种植基地、泽菇合作社设立产业联络点,组织代表开展技术指导、市场对接活动28场次;依托高家湖4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联络站,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情活动”“冰雪文化活动”等活动12场;在矛盾纠纷多发区域设立“移动调解站”,成功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47起,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搭建民意交流“连心桥”,畅通双向互动渠道
石人子乡建立了“线上+线下”双轨机制,实现了民意交流的全天候、全时段联通。线下实行“代表轮值制”,每月第一个周一固定接待群众,累计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收集建议86条。线上开通联络站专属意见二维码,开展“给人大代表说句话”活动,让群众通过“轻松一扫”就能联系代表,反映诉求。
同时,石人子乡还创新“流动+固定”服务模式,利用节庆活动设立临时站点,开展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4场次;结合春耕秋收等节点,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收集民意,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让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办好民生关键实事
在民生实事推进方面,石人子乡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韩家庄子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惠及140余户;实施了韩家庄子村养殖区环境整治人畜饮水提升改造及电力配套建设项目,惠及30余户;建成了石人子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惠及90余户;推进了石人子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惠及群众50余户;实施了大泉湾村路灯建设项目,解决了300余人出行难问题。
为确保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石人子乡建立了“建议办理红黄绿灯”预警机制,对超期未办结事项亮牌督办,实现了全流程监督。同时,开展民生实事“回头看”活动,对已办结的民生实事进行跟踪问效,群众总体满意率达98%。
石人子乡人大主席马晓玲表示,将持续深化“联络站+网格+民生实事”工作机制,以更实举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