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福海县农信社助“小玉米”撬动“大市场”

福海县农信社助“小玉米”撬动“大市场”

2025-05-09 20:05:5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五一”假期,福海县喀拉玛盖镇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阵阵玉米的甜香味扑面而来,一个个金灿灿的玉米棒“T台走秀”似的在流水线上反复往返,“体型”相近的被分拣打包在一起,登上全国各地的餐桌抢鲜上市。一幅鲜食玉米的生产图,看得人直流口水。

  本应“青黄不接”的季节,哪来的玉米?看着笔者的疑惑,负责人徐辉打开了话匣子。

  “保证流水线四季运转得益于先进的速冻和冷藏技术,更得益于福海县信用社对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信贷支持”,徐辉接着说道,“今年,我们又申请了380万元贷款,计划扩大鲜食玉米种植规模,让当地‘土特产’走得更远”。

  据介绍,福海县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从籽粒玉米改种鲜食玉米,徐辉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从那时起他便与福海县农信社结下了深情厚谊。

  通过该社12年间累计8980万元的信贷支持,九州农业已从“小作坊”变成了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双方也探索出“核心企业+信用社+种植户”合作模式,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提供25个就业岗位,成功带动110余户农户通过订单的方式建成1万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年产量达6000吨,成为“早晚八点半”“每日每夜”等疆内外连锁超市的“抢手货”。

图为福海县农信社工作人员在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鲜食玉米生产及销售情况。
图为福海县农信社工作人员在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鲜食玉米生产及销售情况。

  同样的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通过“核心企业+信用社+种植户”的模式,该社还为阿勒泰地区海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此类玉米收储龙头企业量身打造了籽粒玉米供应链金融服务。

  借助核心企业带动,来自塔城的种植户李志波成功获得该社358万元贷款支持。李志波与海禾农业签订种植订单,企业担保信用社放款,秋收后玉米卖给企业,销售款由企业优先归还信用社贷款,以此形成闭环式管理,大大降低三方风险。

  “通过这种模式,仅海禾农业就带动当地近百户农户从事玉米种植,种植面积5万余亩,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今年,我们计划投放玉米供应链贷款3亿元,更好地助力百姓增收致富。”福海县农信社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在福海县农信社的支持下,当地玉米产业成为“十大产业集群”中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佼佼者,种植面积5年间翻了一番,达到60余万亩,成为种植结构调整、饲料加工等上下游经济一体发展的优势产业。

  “为了复制、粘贴这种模式,今年以来,我们与喀拉玛盖镇、齐干吉迭乡、福海县工业园区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协议我们将以‘党建引领+整村授信’为抓手,探索支持村集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新路径。持续加强信用乡村建设,深化玉米供应链贷款、骆驼产业链贷款等产品创新,助力乡村振兴”。该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金财说。(尤文俊 梁东阳 加后提)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