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纺纱机旁绽放的工匠人生

纺纱机旁绽放的工匠人生

2025-05-16 15:45:22 来源: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纺纱机旁绽放的工匠人生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阿依仙木姑丽·麦麦提

  “看,这就是绕皮辊接头的方法。”5月15日,在阿克苏新昊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阿依仙木姑丽·麦麦提的手指在飞速旋转的纱锭间灵活穿梭,绕皮辊接头的动作行云流水,引得新员工惊叹不已。这位自治区人大代表,用三十年坚守诠释“工匠精神”,以纱线编织美好生活。

image

  怀揣梦想扎根纺织一线

  1988年,喀什姑娘阿依仙木姑丽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系),怀揣着“让家人穿上自己织的布做的衣服”的朴素梦想开启求学路。“那时候国家免除了我们的学费和住宿费,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每逢寒假,当同学们纷纷返乡时,她选择留在天津,在纺织厂实习积累经验,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994年7月毕业后,阿依仙木姑丽放弃了去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到喀什一家棉纺厂当纺织女工。初入工厂,她主动挑战细纱工段这一最难最枯燥的工种。面对一分钟15000转速的纱管,她在操作中手指常被磨红、烫伤,但她通过观摩、请教、反复练习,3个月后便升任工厂转运班班长。

  倾囊相授传承纺织技艺

  1995年,喀什地区技工学校新开设设备维修专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老师,课程进度一直无法推进。该校相关负责人找到阿依仙木姑丽,希望她能够帮忙。

  于是,阿依仙木姑丽利用下班时间授课,将课堂搬到工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技能。一年后,首批参加培训的30多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2005年,公司在阿克苏建厂,阿依仙木姑丽带着两岁的儿子踏上新征程。在阿克苏新昊纺织有限公司完成从技术能手到“总教头”的蜕变。她对徒弟毫无保留,独创“车间课堂”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师傅教技术时像严师,生活中却像亲姐姐。”徒弟亚森江·库尔班至今记得,2012年刚从疏勒县来务工时,是阿依仙木姑丽手把手教他操作要领。如今这个曾经的落纱工已成长为月薪6000元的车间班长,家里盖起了新房,这样的故事在阿依仙木姑丽近万名徒弟中还有很多。

  见证变革坚守创新并行

  如今,纺织车间已大不相同,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面对车间里崭新的智能纺纱设备,阿依仙木姑丽选择主动拥抱变革。“纺织机器万变不离其宗,认真学习操作手册,也不难。”年过五旬的她没有任何畏难心态,以精湛的技艺实现“人机协同”,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阿依仙木姑丽见证了30年来纺织行业从老旧嘈杂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纺织行业加快应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也引入先进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阿依仙木姑丽说,“近年来,公司附近的工厂、小区陆续建起来了,还在周围新建了学校、医院、超市以及各类活动中心、儿童乐园,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成就出彩的人生。”阿依仙木姑丽说。(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娜)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