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计量日丨国网新疆电力:智护万家 守好电力“公平秤”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21日电(秦丽 姚冶 谭成伟 何哲伟)“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排机械臂名叫自动化上下表机器人,它是一种高精度、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主要用来实现将电能表抓取安装到检定台体上进行后续检定,他们都是国网新疆电力‘五线一库’自动化检定系统的一部分。”5月20日,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计量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新疆企业、电力用户代表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五线一库”自动化检定系统运作机制,新疆电网使用的各类电能表、互感器等各类计量器具都需通过这套系统检定合格后才能“上岗”投入使用。

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今年的主题是“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作为自治区能源电力计量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供电服务的提供方,国网新疆电力以此为契机,组织全疆15家地市级供电公司和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在当天开展“世界计量日”主题互动暨企业开放日活动,邀请新疆澳龙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华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全疆各地企业、居民电力用户代表,走进计量检定生产一线,通过实地参观、趣味互动游戏、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电能表等常见电力计量器具的检验检定过程,增进社会大众对电力计量工作的了解与信任,共同推动新疆公平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不断推进计量检定业务数字化转型,建成了全疆首个智能化计量器具检定检测基地。该基地以“五线一库”(五条自动化检测流水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化检定检测系统为核心,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操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日均可完成6000余只电能表的自动化检定,检定效率与人工检定相比提升200%。
每个批次的电能表在投入使用前,国网新疆电力都会对各表计生产厂家发运的电能表等各类计量器具按照相关要求,经过全性能检测、抽样检测、全检验收等多环节进行检定。“检定全过程数据实时通过智慧计量工控平台上传至国网新疆电力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检定信息可追溯,保证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都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室内检定部副主任刘超介绍。

为充分保障全疆各族群众用电权益,除了“五线一库”自动化检定检测系统,国网新疆电力还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构建了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电力计量测试平台。
近期,在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国网新疆电力智能量测设备高干热典型环境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正在记录一组特殊数据。“现在室外温度已达45℃,但我们模拟试验的最高测试温度是85℃。”正在作业的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量传与质检部可靠性技术专责张伟擦了擦汗说,“只有经过这种‘烤’验,才能确保计量设备在新疆高温干热地区也能精准计量。”??
高干热典型环境实验室是国网新疆电力计量实验体系的一个代表。新疆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对电力设备稳定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要求。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作为电力设备的“试金石”,逐步建成“一室三站”极端环境试验体系。该体系包括高干热典型环境试验室和极寒、高海拔、强风沙3个实验观测站。三个站点分别设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其中阿勒泰站因冬季时间长、气温低对应极寒环境,喀什站地处帕米尔高原,对应高海拔环境,和田站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典型的强风沙环境。
“‘一室三站’极端环境试验体系可模拟全疆最严苛的自然条件,并实时监测计量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适应能力,验证设备在全疆不同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情况。”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量传与质检部主任李宁表示。目前依托该试验体系,已完成3000余只表计样品的实地挂网测试,归纳出6类典型故障模式,为计量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进一步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除了检定工作,新疆电网的日常运行监测也是一项关系计量精准性的关键工作。为助力新疆电网高效精准开展电费结算业务,保障电力用户方便快捷在线交费、掌握自身用电水平,同时增强电网面对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的运行可靠性,2023年6月,国网新疆电力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可实现远程精准抄表、故障精准定位和抢修快速响应,保障区域电力供应稳定。
这一系统突破传统采集模式的技术瓶颈,在三个关键维度实现突破。采集频次提升至分钟级,为电力交易、故障抢修等业务提供全面支撑;实现计量问题精准定位,通过用电异常主动监测,问题处理时长缩短60%;基于用能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用电建议,助力客户节能降本。
“新系统部署高效自动化采集任务执行模式,较原系统抄表周期从20天大幅缩短至1天,数据入库时长由40分钟提升至5分钟,采集成功率达到99.96%,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与服务响应速度。”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采集业务室主管方立雄表示。
在世界计量日到来之际,国网新疆电力正以科技之力守卫电力“公平秤”,让每一度电的计量都经得起考验,既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民生需求,也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