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和静:人大代表化身“调解员”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新疆和静:人大代表化身“调解员”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2025-06-16 16:08:51 来源:中新网新疆

  近日,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展开。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转变角色,从民意倾听者化身为矛盾“调解员”,深度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在巴音布鲁克镇的广袤牧场上,因草场边界问题产生分歧曾是困扰邻里关系的一大难题。巴音布鲁克振鑫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伊克扎尕斯台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周边以及藏德图哈德村等单位,六户牧民因草场问题产生争执。该镇人大代表乌云毕力克、青格勒、新库等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联合公司、村委会、林草局、派出所负责人组成专业调解小组。人大代表们凭借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穿梭于牧民家中。经过连续多日的不懈沟通协调,终于拨开矛盾迷雾,明确草场边界,让分歧得以妥善化解 。

  在查汗赛尔村,有一对夫妻因家庭经济支出规划和子女教育理念存在分歧,家庭关系受到一定影响,日常生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查汗赛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道尔吉才仁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本村人大代表成立调解小队。调解小队秉持“公平公正、以和为贵”的原则,采用“深入了解、倾听诉求、情法并用,耐心劝解、提出方案、促成和解”的三步骤调解工作法开展调解工作。代表们多次前往这对夫妻家中,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全面掌握矛盾产生的原因。之后,代表们结合法律规定和家庭实际情况,既讲清道理,又融入情感进行耐心劝解。经过努力,这对夫妻逐渐打开心结,最终达成和解。此次调解成功化解了家庭矛盾,也为基层调解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巴音布鲁克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调解工作,并非偶然个例。为确保这项工作长效开展,当地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搭建调解平台,依托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队,提供上门调解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矛盾;加强培训指导,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参加调解技巧、法律法规等专业培训,提升代表们的调解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定期回访,保障调解结果有效执行,防止矛盾反弹。

  自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以来,巴音布鲁克镇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0%,调解范围覆盖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草场纠纷等多个领域。这些矛盾的妥善解决,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更加牢固,人大代表们也因此赢得了牧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巴音布鲁克镇党委书记、县级人大代表薛峰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人大代表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天然优势,不断探索创新调解方式方法,提升调解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和谐美好家园贡献更多人大力量,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