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疆电入渝丨哈重直流配套煤电工程建成投运

疆电入渝丨哈重直流配套煤电工程建成投运

2025-06-16 17:06:03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16日电(李匀 郭俊辰)6月13日,随着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结束,标志着“疆电入渝”配套煤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可有力保证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送系统安全运行和新能源可靠并网消纳,为疆电外送通道提供有力电源支撑。

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航拍。唐毅轩 摄
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航拍。唐毅轩 摄

  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是哈密一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调峰电源,规划装机200万千瓦,总投资超70亿元。该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采用2台国产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配套建设封闭式煤场和210米高钢结构间冷塔,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环保效益。

  据了解,该工程坐落于新疆十大风区之一的三塘湖风区腹地,这里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高达115天,冬季极限低温达- 28℃,极端气候为项目的调试带来多重挑战。

  为了确保调试工作顺利推进,国网新疆电力选派电气、热控、机务等专业的骨干力量,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协同高效的调试团队,为调试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项目的调试难度是多维度的,既涉及超超临界机组、智能控制等技术复杂性,也受制于极端气候、环保要求等外部条件。调试过程需统筹技术攻关、资源调配和安全管理,通过精细化的方案设计、多专业协同和持续优化,才能确保超超临界机组安全、高效、环保投运。”项目调试负责人郭玉珑说。

  2024年11月,调试团队抵达项目现场后,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调试中。他们对现场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检查,从设备的外观完整性到内部零部件的安装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设备符合调试要求。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用“问题定位—联合攻关—技术复盘”调试方式,迅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5月26日,调试人员正在对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唐毅轩 摄
5月26日,调试人员正在对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唐毅轩 摄

  在调试过程中,团队成员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调试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详细记录每一项调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同时,团队注重与项目建设单位、设备供应商等相关方的沟通协作,及时反馈调试进展情况,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经过调试团队8个月的攻坚,6月6日7时45分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正式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1号机组整套试运期间,机组运行稳定,各项参数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机组自动投入率100%,保护投入率100%,电气保护、自动装置及主要仪表投入率100%,各类排放物浓度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实现了绿色、节能、低碳、高效运行。

  此外,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能源项目,工程配套1420万千瓦电源,其中风电、光伏、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通过“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实现年输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对于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重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作为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支撑项目,建成后投运,可为新能源基地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撑,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新能源项目共同构成“风光火储”一体化的多能互补发电体系,提高能源供应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助力“疆电入渝”等外送工程,推动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