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能源丝绸之路上的哈密实践:煤炭清洁转化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新篇章

能源丝绸之路上的哈密实践:煤炭清洁转化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新篇章

2025-06-16 21:53:51 来源:中新网新疆

  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版图上,哈密正书写着传统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崛起的双重传奇。作为国家“疆电外送”“疆煤东运”战略核心区,哈密依托富集的煤炭资源和得天独厚的风能、光能条件,构建起煤炭清洁利用与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的能源产业体系。

  6月15日,在伊吾工业园区的新疆运达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全球首台搭载10.5千伏—1800伏电气系统的中压双馈10·X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正式下线。公司自2021年落户哈密以来,构建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的风电装备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仅填补了当地高端风电装备制造空白,更将业务辐射至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哈密年均7.5米/秒以上的稳定风速和3000小时以上的有效风时,为风电产业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公司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机组生产周期从5天缩短至3天,产能提升30%以上。近年来,哈密风电装备制造业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产能实现大幅跃升,其产品不仅满足新疆本地需求,更畅销多个省份及中亚地区并正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距风电装备车间不远处,总投资85.8亿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正在创造行业新标杆。新疆慧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核心装置建设进度取得了显著进展。也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示范项目,项目承担着“煤炭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产业示范”和“粉煤热解高温油尘分离装置工业示范化”两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能源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突破性采用“低阶煤旋转床低温热解”技术,通过智能温控、高温动态密封、油气除尘三项自主专利,使煤焦油产率提升10%,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这些技术已入选“一带一路”绿色专利推广清单,投产后年减碳达109万吨,相当于种植600万棵树。

  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后,预计每年将产出870万吨提质煤、90万吨柴油、27万吨甲苯和二甲苯、70万吨LNG和LPG等产品,以及化工轻油、重芳烃、液氨和硫磺等副产品。在经济效益方面,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创造税收超过15亿元,同时新增就业机会1100余个。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采用的绿色技术已成功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其三项专利更被纳入“一带一路”绿色专利技术普惠推广清单。

  当天,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密国晟世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生产线进入设备安装尾声。哈密风光资源丰富,光伏组件生产项目的落户,将有效带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哈密市在已经形成的“煤—甲醇—甲醛、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煤—煤焦油—成品油”、“煤—焦炉煤气—乙二醇、LNG、液氨”等产业链基础上,全力构建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煤基化学品和新材料、煤制油等多条产业链,正围绕装备创新、水资源集约、碳捕集等关键指标,筛选培育更多示范项目,力争到2026年建成国家级富油煤综合利用示范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聚焦打造千亿级电力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批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先后投产,有力推动百亿级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加速形成,哈密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田玉 杨宏建 麦麦提·玉苏普 高志华 尔帕)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