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推土特产飞进千家万户
“三、二、一,上链接!”直播间弹幕飞快滚动:“包邮么?”“再来一单。。。。。。”在温宿县佳木镇拉帕村的电商直播间,新农人王文双正在和村民艾科拜尔·毛拉麦提一起介绍村里的核桃、红枣、大米等土特产,线上订单提示音“叮咚叮咚”响个不停。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村“两委”和阿克苏地区残疾人联合会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申请援疆资金30余万元,利用闲置库房打造专业直播间,新农人王文双发挥自身特长,组织村民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工作队邀请县电商协会专业团队指导村直播间进行布置,融入龟兹文化、乡村等特色元素,通过悬挂农产品画作、摆放特色手工艺品等,增强直播间的视觉吸引力;配齐高清摄像头、补光灯、麦克风、声卡等直播设备,优化网络环境,确保直播画面清晰、流程顺畅。
“刚开始面对镜头很紧张,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学习了直播技巧,现在能熟练介绍我们的农产品了!”村民阿孜古丽·买买提开心地说。
为提高村民直播带货能力,工作队邀请县电商协会直播达人采取“理论培训+实战锻炼+持续帮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12场次,手把手教村民使用设备、视频剪辑、互动话术等技巧,鼓励优秀学员出镜,让他们从“零经验”成长为“乡村代言人”,形成了一支由新农人、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等组成的23人直播团队,为乡村振兴储备云端数字人才。
直播间正式运营后,村里的有机大米、薄皮核桃、土蜂蜜、手工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搭上“云端快车”销往全国各地,村“两委”和工作队积极争取派驻单位的支持,联系电商平台和抖音、快手等媒体进行宣传引流,扩大影响力。
“今天直播,我们2小时就售出500瓶蜂蜜。”村民艾尔肯·买买提高兴地说。一场场直播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更提升了村里的知名度,吸引不少客商前来签订订单,扩大了农产品销量,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以来,电商渠道销售农特产品5.2万件。“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直播带货水平,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助力村民增收。”拉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毅说。(徐秀芳 张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