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房颤三维脉冲电场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本报讯(文/记者 邢靓 通讯员 燕建锋 图/通讯员 高洁)6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心内一科心脏电生理团队应用国内首个三维磁电定位+压力贴靠监测+多形态脉冲消融全技术整合系统,成功为两名房颤患者实施了脉冲电场消融术联合左心耳封堵术(PFA+LAAC)一站式手术,为疆内首例。手术同时实现精准消融与高效封堵,标志着医院在房颤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房颤是由于心房接收到异常电信号,引发心脏的异常快速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元凶之一,致残、致死率极高。
两位患者中,70岁男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反复心悸、胸闷不适一年,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另一位为67岁女性,反复心悸不适6年,为持续性房颤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两位患者均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有较高的卒中和出血风险。
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副主任、心内一科主任姚娟教授带领电生理团队对两位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评估,决定为他们实施脉冲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这一新方案。
姚娟介绍,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脉冲电场消融能更准确地作用于需要治疗的部位,不会对周围的健康组织诸如肺、食管、血管及膈神经等造成损伤,还可以提高消融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左心耳封堵术通过植入封堵器封闭左心耳(房颤患者90%的血栓形成部位),能从根源上预防血栓脱落导致的卒中,尤其适用于高出血风险或依从性差的患者。
“脉冲电场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两者联合,一站式解决心律失常与卒中预防,直接封闭血栓源并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双重机制显著降低房颤相关卒中风险,同时减少抗凝药物依赖。”姚娟说,术后患者可停用抗凝药,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成本,实现“节律控制+卒中预防”的双重目标。
两台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全程清醒。手术团队先进行脉冲电场消融,继而进行左心耳造影,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进行封堵。手术过程顺利,分别耗时50分钟、90分钟,较传统射频消融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术后两位患者恢复良好,4小时后即可下地活动,于今日康复出院。
此次一站式手术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的又一创新成果,中心将不断探索、勇于尝试,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全疆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