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国际融合算力中心发布会暨未来时空发展学术报告会在昌吉市举办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29日电(赵冰冰)6月27日下午,新疆国际融合算力中心发布会暨未来时空发展学术报告会在昌吉市迎宾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新疆国际融合算力中心、空天地一体化实验室主办,旨在以“融合算力赋能数字新疆,时空技术链接一带一路”为核心,深度贯彻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部署,重在响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号召,携手构建面向未来的算力基础设施与空天信息生态,推动新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新疆国际融合算力中心一期项目正式点亮,二期建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完成签约。此外,空天地一体化实验室联合新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通智能感知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协会签署了《联合建设空天信息走廊合作协议》,这些合作旨在打造连接中国-中亚的空天数据枢纽。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在演讲中强调:“遥感技术与算力融合将重塑边疆生态监测、资源勘探模式,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时空智能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吾守尔·斯拉木在《有效整合资源、打造新疆算力底座》主旨演讲中指出:“新疆独特的能源优势与区位条件,使其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关键支点。该中心将推动新疆从‘能源输出大区’向‘算力输出高地’转型。”
同期启动卫星遥感大模型发布,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陈曦教授表示,该项目将发挥时空智能在守护边疆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合理守护千年胡杨的顽强生命、准确预判草原牧群的迁徙时间、能更好地为边疆的可持续发展导航。
会议还发布了卫星遥感大模型、高光谱遥感技术及产业化等成果。来自南通长三角智能感知研究院的罗霄院长在《高光谱遥感技术及产业化》演讲中表示,这为新疆矿产资源勘探、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精准化的技术手段。新疆大学贾振红教授团队研发的算力检测技术,正让精准监测、智能预警成为可能,为各行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此次会议的举办标志着新疆在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将为“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