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昆集团深化哈密产业布局
6月20日,新疆泰昆集团副总裁兼畜牧事业部总经理朱海涛率队赴哈密开展产业合作考察。考察团一行拜访哈密市伊州区政府,与伊州区委常委努尔马克萨提·塔依尔江及农业、招商等部门负责人举行专项会谈,共商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会谈中,政企双方围绕哈密地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展开深度交流。朱海涛系统介绍了泰昆集团29年深耕农牧全产业链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棉籽蛋白-饲料-养殖-食品”四位一体的产业布局优势。针对哈密资源禀赋,他详细说明了畜牧事业部未来三年的区域投资规划:“我们将以种猪繁育为核心支点,通过技术赋能和产业链整合,构建种猪繁育及商品猪养殖一体化的现代化养殖体系,形成聚落式发展布局。”
努尔马克萨提表示:“泰昆的产业规划与伊州区打造西北重要畜产品基地的目标高度契合,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项目高效落地。”
现场,伊州区人民政府、泰昆畜牧、新疆新拾安牧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将于7月正式引种投产,规划存栏种猪5400头,年提供优质后备母猪5万头、断奶仔猪15万头。作为新疆东部地区首个PIC千级生物安全标准的种猪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辐射甘新青三省的重要种源保障基地,有效缓解西北地区种猪长期依赖外调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签约是泰昆畜牧在哈密产业布局的“第二落子”。2024年9月,位于十三师的湘亨源益育肥场已率先投产,年出栏商品猪7万头。随着新拾安项目的落地,泰昆“双核联动”的产业格局基本成型——前端种源基地与后端育肥场形成高效闭环,推动30万头养殖聚落战略实现阶段性突破。据测算,项目集群全面达产后,每年可带动饲料销量1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
签约仪式后,朱海涛一行前往五十公里外的新拾安场区。看着焕然一新的现代化猪舍。三个月前这里还是门窗破损、设施老化的闲置场,如今已成为生物安全等级达标的种猪摇篮。场长张甲康介绍,20人攻坚团队采用“三班倒”模式昼夜施工,重构24000平方米房舍气密结构,安装智能环控系统78套,完成六级洗消动线改造。
随着首批3000头种猪即将入栏,这座承载产业希望的“种子工厂”已进入投产倒计时。它不仅将改写东疆地区无核心种源场的历史,更通过“良种+良法”的推广模式,为西北养殖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