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4家治沙企业授信1亿元 且末县农信社金融活水润泽塔克拉玛干
夏至时节,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干旱少雨的时节。然而在“老兵治沙队”的生态治沙基地,新栽种的750亩文冠果幼苗却在滴灌带的滋养下郁郁葱葱。这意味着由且末县农信社支持的生态治沙项目再结硕果,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得以持续加固。
2024年11月28日,经过40余年的生物治沙,新疆宣布全长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沙漠全部被绿植包裹,这一“锁边”奇迹离不开众多的防沙治沙力量,且末县的“老兵治沙队”就是其中的播绿者之一。
且末县三面环沙,沙化土地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被称为“沙漠孤岛”。2016年,9名退役军人在这里成立了一支“老兵治沙队”,决心探索出一条依靠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实现治沙又致富的新路子。然而,生物治沙投入大、周期长、利润薄,资金短缺成为“老兵治沙队”的最大瓶颈。
2024年,新疆出台《支持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九条措施》,首次明确治沙用地可获得70年使用权并可办理抵押贷款。且末县迅速落地政策,向“老兵治沙队”等治沙企业颁发全疆首批防沙治沙项目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且末县农信社据此于2024年末向老兵治沙队授信2000万元,并在今年4月份发放了首笔500万元的贷款,用于经济作物——文冠果的种植。此外,还向河北援疆企业——唐农万物公司授信3150万元,首笔2100万元用于治沙产业开发。

“产权证是‘定心丸’,农信贷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6月28日,“老兵治沙队”队长田野说,有了资金支持,他们正在推动“梭梭+肉苁蓉”向文冠果转型,同时在梭梭林下试种板蓝根,“梭梭成林后形成挡风墙,药材就能稳定生长,既固沙又增收”。
唐农万物公司负责人也告诉笔者,且末县农信社的这笔贷款能让公司加快构建产业链闭环、提升沙地作物附加值。公司将借鉴于田县“七仙女村”玫瑰产业模式,开发玫瑰精油萃取、药食同源产品链,并完成花生、蛋白桑等作物的沙地种植试验。
且末县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金融撬动生态治沙和产业转型,对打赢新疆沙漠边缘阻击战意义重大。近年来,且末县农信社全力支持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截至6月,已向14家治沙企业授信1亿元,支持该类企业治理沙漠8万亩,为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贡献了新疆农信力量。下一步,我们打算将绿色金融与支持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激活沙漠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推动生态与经济双赢。(严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