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组织老干部赴哈密参观学习
6月23日至27日,自治区组织老干部赴哈密市开展“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 庆祝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参观学习活动。他们深入哈密市伊州区、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见证哈密新发展、新气象。
哈密能源富集,煤炭、铁矿、镍矿等资源丰富,风区面积占全疆66.3%。走进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伊吾工业园区等地,老干部被光热电转换、超临界空冷百万机组等高新技术吸引,赞赏哈密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成果。 在中电哈密太阳能热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伊吾工业园区中国能建哈密熔盐塔式50MW光热电发电项目现场,14500面定日镜呈圆形排列,向中心220多米高的中心熔盐集热塔反射阳光,镜场如同一朵盛开的向日葵。老干部兴趣浓厚,纷纷向技术人员询问工作原理、年资源消耗、发电量等问题,并近距离观察菱形定日镜。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钱智说:“我离开20多年,25年以上了。工作过的故土非常的亲切,总之是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山山水水,同事,同乡,群众,但是又感到很陌生,一个新哈密在这20多年完整的呈现在我们这些人的面前。一个感到他新,新产业,新气象,新的城市风景。一个感到活,到处充满活力,下了火车就是忙碌的人群,到了参观点,一路走过去,都是开发的热土,建设的工地,看到了市场烟火弥漫,人气旺盛。现在看经过哈密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抓住了国家开发开放的战略,结合哈密的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上了台阶,那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我们的哈密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的守正创新,不断的开拓前进。”
近年来,哈密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精心打造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凭借湿地草原风光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当地农牧民开了农家乐、民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在巴里坤县高家湖湿地公园,远处的天山依稀可见覆盖着冰雪,眼前的草原湿地风光旖旎,独特的生态不仅让这里成为灰雁、赤麻鸭等鸟类的栖息地,还吸引着全国的游客。老干部们一路上见证生态治理,听讲解员介绍乡村振兴的成效。
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湘林告诉记者,特别是这一次看到了十大产业集群在全疆各地全面的铺开,大企业和大集团纷纷的入驻新疆,为我们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老干部们就是要十分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的大好局面,围绕着自治区的各项事业建言献策,发挥好他们的余热,新疆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近年来,哈密着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杆和典范”,开展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规划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色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愈发坚实。 在左宗棠凤凰台历史文化公园,这里既留存厚重历史,又成为各族人民开展文娱活动的欢乐之地。老干部在这古今交织的画卷中,细品岁月沉淀的沧桑过往,亦沉醉于当下盛满人间烟火的幸福安宁。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以“永远的星星峡”为题的大型展览,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从河西走廊抵达星星峡的悲壮历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一名老干部,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影响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助力建设美丽新疆。(李旭光 曹新加 克依木 马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