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县:奏响党员教育“最强音”
博湖县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整合教育资源、优选师资课程、升级教学模式,推动党员教育资源集约化、供给精准化、质效最优化。
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以县委党校为主体,乡镇党校为延伸的运行模式,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乡镇党校校长,县委党校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专职校务委员,形成“县委指导督导、乡镇主抓主管、党校专业支撑”责任链条。采用课程准入负面清单、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培训效果跟踪反馈等方式,实施“课前审查、课中督导、课后评价”全流程监督,巡回指导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确保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加强经费统筹管理,通过上级划拨培训经费、党费等方式,多元保障党校标准化建设和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校规范化水平。

完善联动体系。整合县乡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非遗传承中心、党史馆、现代农业产业园、“石榴籽”服务站等阵地资源,打造11个沉浸式现场教学点,建立“县委党校—乡镇党校—村(社区)教学点”三级架构,串联形成党性教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5条实践教学线路。开展县委党校教师与乡镇讲师集体备课、联合教研活动,针对基层干部、农牧民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定制课程,开设“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特色种植养殖技术”“云端学习套餐”等课程内容,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切实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党员教育需求。建立县乡师资共享库,从党校教师、部门负责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群体中精心挑选140余名专(兼)职讲师,实行动态调整,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讲政策、党校教师授理论、行业专家传技术、乡土人才教实践的模式,推动优质师资共享共用。
创新施教模式。采用学员“点单”、组织“上菜”的方式,动态收集基层的党员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培训需求,精准调配师资开展果树修剪、积分管理、民族团结等实践教学,帮助基层党员掌握实用技能。推行“分类调训+靶向施教”模式,按照“县级党校示范办班、技工学校协作办班、乡镇党校兜底培训”的原则,采用“集中授课+流动送学”“现场观摩+特色活动”“云端学习+线下实践”等授课方式,累计培训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农牧民党员和实用人才1.29万人次。把党员教育培训与服务本土发展相结合,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等活动,促使党员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探索出“一带双联五到户”“‘365’设岗定责”等10个党建工作品牌,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落地见效、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