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深喀同心绘疆来 | “最美家庭”要为家乡沙棘产业代言:班迪尔乡的“预备网红”

深喀同心绘疆来 | “最美家庭”要为家乡沙棘产业代言:班迪尔乡的“预备网红”

2025-07-01 17:52:18 来源:深圳援疆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波斯特班迪尔村,仲夏的骄阳仿佛倾下了漫天炽焰。深圳援疆塔县工作组干部人才——班迪尔乡副书记龙云合、副乡长刘自强以及塔县畜牧局副局长段新华,近日前往牧民家探访,刚刚踏进牧家乐接待户159号的院门,美啦就急步走出迎接众人走进客厅,这家牧家乐就是她的家。客厅的四方茶几上,都整齐摆上了咸奶茶、馕和各种干果,茶几中间的糖果精心堆成了花束状,这是塔吉克族家庭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

美啦在家里与深圳援疆塔县工作组干部唠家常。 王宁 摄
美啦在家里与深圳援疆塔县工作组干部唠家常。 王宁 摄

  在深圳援疆的支持下,班迪尔乡近年来大力发展大果沙棘产业,种了18亩沙棘地的美啦,月收入接近翻倍。在她看来,深圳来的都是贵客。美啦告诉随援疆干部一起探访的深圳特区报采访组:“下个月我就要开始直播,把乡里的沙棘产品卖到更多地方。”

  雪山下的最美家庭

  美啦的大名叫吾提卡克·拖合提,是家里的二女儿。她的妈妈叫克孜丽克力·达西买买提,大家习惯叫她“克力”,此时正在喀什的医院针对高血压进行复查,这是高原地区居民最常见的疾病。姐姐嫁到了巴扎达什特村,妹妹在县里的宾馆工作。

  美啦一家在班迪尔乡很有名,在全国妇联评出的“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中,克力家榜上有名。客厅的条桌上,摆放着“全国最美家庭”“自治区文明家庭”的证书和绶带,最中间摆放的是妈妈到深圳学习时的留影。

  妈妈凭一己之力供3个女儿读完了大学,在这个帕米尔高原深处的乡村里,相当不容易。全家人一直在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按照塔吉克族习俗给客人敬完咸奶茶,美啦带大家参观起她的家。这是一座接近2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平房,屋顶的夹层设计让室内保持冬暖夏凉,屋里各种家具电器齐全,每间房的墙壁上还挂了一块巨大的电暖片。近百平方米的小院里种了些花草和蔬菜,还有一棵体态婀娜的柳树。旁边邻居家的造型一模一样,整整齐齐地在沙棘田边列成一排。家背后的远景,是帕米尔高原上巍峨的雪山。

  “这是深圳援建的安居富民房,拎包入住,我们没有花一分钱。” 美啦说,她小时候,一家人要挤在5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生活,现在的家不仅宽敞明亮,在旅游旺季时,还能接待游客,“在2021年,深圳援疆修通了深喀友谊大桥后,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班迪尔乡。”

  直播间的家乡情怀

  回到客厅,一行人围坐在环绕了三面墙的板床上交谈,这是塔吉克族喜欢的家具,晚上可以睡觉,白天可以当做沙发。

  头戴库勒塔帽,显示美啦塔吉克族的身份,但相比典型塔吉克族女孩那种如冰雪雕琢的深邃轮廓,美啦弯弯的眉眼和上翘的嘴角更显清秀甜美,让人感觉恬静、温暖。

  “我之前在村里上班,每个月拿2600元工资。这个月,我正式转到沙棘加工厂工作,月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美啦说,沙棘产业让班迪尔乡的村民脱贫致富,而她在沙棘加工厂的主要任务就是销售沙棘产品。

  为了做好这个工作,美啦去年就到外地参加了一个电子商务的培训班。她拿出手机翻起她的社交号,上面发了很多关于沙棘种植和沙棘产品生产的视频,粉丝量已经过万,点赞接近10万次。“等下个月开通直播,就有更多人能买到我们的沙棘产品了。”美啦非常期待直播的上线,她也非常乐观地认为,通过直播带货,她和村民们的收入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戈壁上的致富钥匙

  “你们等等,我带你们去沙棘地里看看。”谈完自己的计划,美啦起身钻进卧室。不一会,漂亮的白纱衬衣换成了一身防晒衣,库勒塔帽也换成了一个大沿的防晒帽,还戴上了一个能遮挡大半张脸的防晒口罩。美啦说,这就是她下田耕种的装束,为了直播达到最好的效果,她比以前更注重让自己的外形保持最佳状态。

  走在田间,毛细血管在高原极强的紫外线蹂躏下破裂扩张,瞬间在记者的皮肤上留下红晕印记。美啦指划着介绍沙棘地的范围,并演示她平时耕种的流程和技巧。

  自从2010年深圳对口支援喀什以来,班迪尔乡一直是深圳援疆的典型示范。2017年,在发掘出班迪尔乡的沙棘产业优势后,深圳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深圳援疆+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在原有大量野生沙棘的基础上,带领当地村民开发戈壁滩,大面积种植大果沙棘。目前班迪尔乡大果沙棘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还建设了全县最大的沙棘加工厂,可实现每年初加工沙棘300吨。2022年,班迪尔乡通过深圳援疆建成了一座容量300吨的冻库,和一个1600平方米的高原特色产品体验馆,成为全县最大的大果沙棘产品集中产区。

沙棘产业成为班迪尔乡村民致富“金钥匙”。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莫荣宝 摄
沙棘产业成为班迪尔乡村民致富“金钥匙”。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莫荣宝 摄

  “2024年,我们采摘了超过300吨沙棘,沙棘加工产业直接带动了全乡超过290人就业。县里其他种沙棘的乡,也都在往班迪尔乡供货。”一直推进班迪尔乡沙棘产业发展的乡人大主席热夏尼艾力·那吉米丁说,沙棘产业目前已经带动全乡年户均收入提升了超过3000元,成为了班迪尔乡带领村民致富的“金钥匙”,“目前我们的产品有帕米尔高原大果沙棘原浆、沙棘果粉、沙棘混合果汁、沙棘香槟、沙棘番茄汁、沙棘润肤霜等数十种,销往深圳、上海等地,还出口到一些中亚国家。”

  热夏尼艾力说,班迪尔乡的沙棘产业仍有无限大的发展空间等待挖掘。“我们沙棘产品技术成熟,产品种类丰富,客户反馈非常好。目前最需要大力抓的,就是销售,把我们的品牌打出去,让更多人知道班迪尔乡的沙棘,让我们的产品销往更大的市场。”

  “我已经准备好了。”美啦对热夏尼艾力说。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