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喀同心绘疆来丨护边员巴哈提古丽携龙凤胎复诊,讲述帕米尔高原上的生死时速
“巴哈提古丽今天带着龙凤胎回来复查了!”6月25日,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塔县人民医院”),深圳援疆医生们奔走相告,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

两个多月前,巴哈提古丽的一对早产龙凤胎在这个医院诞生。从紧急剖宫产,到新生儿突发肺出血,再到产妇的抽搐意识丧失,再到最终的母子平安,塔县人民医院的深圳援疆医生合力上演了一出帕米尔高原上的生死时速。
高原早产的龙凤胎
巴哈提古丽家住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村。她和丈夫卡日瓦夏都是护边员,从爷爷到爸爸再到他们夫妻,祖孙三代都忠诚守卫着那段20公里长的祖国国境线。
2025年4月12日凌晨,怀孕34周的巴哈提古丽下腹突发阵痛,卡日瓦夏立即驱车带妻子赶往300公里外的塔县人民医院。
6点15分,汽车冲进医院。“双胎、臀位、疤痕子宫、Rh阴性血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早产临产……”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援疆妇产科医生李静芝立即做出诊断。诊断中的每一项,都极具风险。
“紧急剖宫产!”李静芝判断,去条件更好的喀什市三甲医院分娩还要再赶300公里山路,这名高危孕产妇已没有宫内转诊的机会,甚至来不及做产前保胎治疗。
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援疆医生潘千收到通知,立即拎着新生儿抢救箱,10分钟内赶到手术室,与李静芝分头进行产前咨询、团队分工、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同时做好复苏计划、物品准备……7点30分,妇产科开始实施剖宫产手术,新生儿科也紧急准备了两套复苏人员在手术室待产。
走向手术台,一根更紧的弦在李静芝心里已经拉满——巴哈提古丽是被称为“熊猫血型”的Rh阴性血型,配血型难度极大,出现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去300公里外的喀什血站配血,千万不能大出血!
李静芝提前做了止血预案,备好足量的子宫止血纱和止血球囊。这是她到塔县后强烈要求新添加的器材,就是为这种双胎、早产、有大出血风险的高危孕妇,在高原地区做剖宫产时提供一道安全屏障。
降压、镇静、解痉……剖宫产手术还算顺利。8点02分,大宝男婴娩出;8点04分,小宝女婴娩出。
清晨最美的一缕光
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两位新生儿均出现自主呼吸微弱,全身发绀的现象。早已守候在旁的新生儿科医师立即接手,无缝完成生命接力。
“快!潘医生,小宝妹妹心率增快、血氧下降,上调参数后血氧还在掉!”新生儿科护士大声求助。辐射台上,妹妹全身皮肤苍灰,呼吸微弱,口鼻腔涌出鲜血,血氧急剧下降,潘千判断是新生儿肺出血,立即展开床旁抢救。而在旁边的双胞胎哥哥,同样随时有病情恶化的风险……
用最快速度稳定住病情后,潘千当机立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出血进展极快,路上任何颠簸都可能加重出血,但高原缺少特定药品,留在原地风险更高。必须马上走!”
“能装进去的器材都装上车!”塔县人民医院集合全院力量,把两辆救护车瞬间“武装”成了两间“移动的ICU”,两套医护团队各护送一名新生儿赶往喀什地区上级医院,潘千亲自护送病情更加严重的小宝。
黎明前的夜色中,救护车呼啸着在高原的山路上与时间赛跑,每快一秒钟,新生儿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
小宝的血氧数值一直在40%至80%间剧烈波动,情况万分危急。潘千匍匐在颠簸的车厢里,左手固定气管导管,右手正压通气,护士用吸引器间断清理气道血迹……加上止血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维持,历经3小时惊险转运,救护车终于抵达上级医院。
上级医院的NICU团队早已守候在门口,详细完成交接后,阳光正穿过窗户洒进走廊,两个小家伙也都已接上高级呼吸机。监测屏上,两条逐渐平稳的生命曲线,成为这个清晨最美的一缕光。
高危产妇的生死劫
龙凤胎得到了及时救治,巴哈提古丽一家都松了一口气,但这仅仅是暂时的。
4月15日13点35分,两位新生儿依然在上级医院的NICU进行着最严密的治疗和监护,相距300公里的塔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床上,前两天术后恢复正常的巴哈提古丽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头痛,紧接着出现四肢强直、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无呼吸、面色紫绀,持续一分钟。
李静芝立即启动全院大抢救多学科会诊。5分钟内,深圳援疆医生团队重症医学科杨正月、心内科黄维超等专家全部赶到产妇病床边。
子痫?脑血管病变?还是肺栓塞?此时病情判断和抢救流程的任何疏漏,都事关生死。
凭借丰富临床经验,李静芝预判是子痫,多名专家联手展开急救。解痉、镇静、降压、降颅压……由于预判准确,施救得当,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理,巴哈提古丽的血压在抽搐意识丧失后20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
抢救后进行抽血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李静芝又预判是HELLP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导致的一种危险并发症,头颅CT检查,又提示有轻度颅内出血。
李静芝再度对巴哈提古丽进行了及时救治。一切生命体征平稳后,救护车将巴哈提古丽转运至喀什地区上级医院,住院6天后顺利出院。
产科诊室的铁汉泪
两个多月后回院复查,卡日瓦夏和巴哈提古丽一起郑重地向塔县人民医院深圳援疆妇产科团队和新生儿科团队送上了两面锦旗,一面上写着“急救神速,争分夺秒,仁心护龙凤,深塔一家亲”,另一面写着“急救抢生机,擎力护双婴,仁术系昆仑,深塔连一心”。

“今天我开车300公里带着老婆和孩子来复查,感谢这里的医生,感谢深圳援疆的所有专家,他们都积极参与了抢救,现在孩子好着呢,老婆也好着呢,我非常感谢!”说到此处,卡日瓦夏这位铁骨铮铮的护边员偷偷地背过身去,用粗糙的手指擦干了润湿的眼眶。
“产科检查一切正常,目前产妇恢复良好。”
“婴儿体检都正常,目前生长发育良好。”
经过严格专业的检查,李静芝和潘千最终给出的报告令人欣慰,诊室里掌声四起。
潘千说,塔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将定期对两名宝宝进行健康体检和儿童保健。

看着在怀里安睡的孩子,卡日瓦夏眼光里满是父爱的慈祥。“我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地长大,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医生,像李静芝主任、潘千主任这样的医生。”
时光在此刻仿佛突然凝固,让人感觉那段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似乎从未发生。从新生到重生,这一刻,就是一个最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