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进 帮带情深——我和我的帮带村干部孜来汗·沙拉木的姐妹亲情
七月的阿热阿依玛克村,果香四溢,庭院里杏、桃、苹果压弯了枝头,各色花朵争奇斗艳,处处生机勃勃。住村转眼已近半年。初来时,离家的不舍萦绕心头,是这片热土和勤劳的人们,抚平了我的思绪。

为尽快适应住村工作、融入当地居民生活,我坚持入户走访。起初,语言隔阂带来生疏,靠着“手势”沟通,乡亲们的笑脸从拘谨变得热情。这份转变,让我对驻村工作充满了信心。

按照帮带要求,我与村党支部委员孜来汗·沙拉木结成了帮带对子。孜来汗·沙拉木曾2次向湖北一名汉族女性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大爱挽救了生命,她的善举是“中华民族一家亲”最生动的注解。2023年她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岗位学雷锋标兵”,我被她无私奉献、捐髓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能帮带这样的好干部我倍感荣幸。

一天晨会后,孜来汗·沙拉木急切地找到我:“王姐,有份急报材料,我打字太慢,年纪大了学得很吃力,能帮帮我吗?”“这次我帮你打,但以后你得学起来”,我严肃地说:“以后每天我教你几个常用词,练打字,学办公软件”。“行!为了工作,我一定好好学!”。

这次“救急”让她明白了掌握技能的重要。第二天,她就主动找我:“王姐,我们定个学习计划吧,就从今天开始!”于是,我们的“课堂”无处不在:学语言、练电脑,融入日常。我们把“低保户”“乡村振兴”“村民大会”这些常用词整理出来,一遍遍练习拼音,提高打字速度。从笨拙的“一指禅”,到几个手指并用;从磕磕绊绊敲出单词,到能打出一整段话。孜来汗孜孜不倦练习着,手指僵了,腿坐麻了,脚肿了,从不叫苦叫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不仅能独立撰写、按时打印工作材料,还把日常事务分门别类归档,更学会了制表、绘图。看着她操作电脑日渐娴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我心中那份“成就感”满满的、甜甜的。
古尔邦节将至,村里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姐妹们讨论着“做拉面”“炸馓子”,我因不擅长只能在一旁微笑。细心的孜来汗·沙拉木看穿了我的心思,真诚地邀请道:“王姐,你教我电脑、帮我学国通语,给了我那么多帮助。过节一定来我家,我教你做拉面!”“太好了!正想跟你学手艺呢!”我欣然答应。

节日那天,我如约而至。她家小院整洁温馨,孩子们嬉戏玩闹。厨房里,孜来汗·沙拉成了我的老师。她取出面盆,教我一步步和面:倒水、搅絮、揉搓、醒发……反复几次后,面团被铺平、分割、搓条、刷油,盘成“大圆饼”。水沸了,她示范着将面剂拉长,手腕轻巧地绕圈,力道均匀,边拉边甩,面剂在我们手中魔术般变细变长。下锅、拨动、捞出过凉水……一碗筋道滑溜的拉面就做好了!再浇上她现炒的浓郁菜汤,香气扑鼻而来。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完成地道的新疆拉面,舌尖的美味,混合着姐妹情谊与农家生活的惬意,浸润心田。

这份帮带情谊,如一束温暖的光,见证着我们彼此的成长。工作之余,我们拉家常,互赠小礼物,“七一”一起唱红歌……点点滴滴的互动,无声地滋养着我们的姐妹情谊,也推动着共同进步。当同事夸赞孜来汗·沙拉木进步很大时,她自豪地说:“都是王姐帮了我!她让我工作更有干劲,帮我克服学习困难,还教会我新方法!”她的话语,是对我帮带工作肯定和认可,更坚定了我笃行实干的信念。
今后我会继续用真情浇灌这份情谊,让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石榴籽在阿热阿依玛克村生根发芽,结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硕果实。(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