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县启动靖远寺保护修缮工程 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近日,位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孙扎齐牛录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寺正在进行保护与修缮,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当天,记者在察布查尔县锡伯古城靖远寺施工现场看到,工匠们正在对屋面瓦面进行最后的检查和修缮。
靖远寺,俗称喇嘛苏木,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占地面积约8350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积约1353.97平方米。现存6座单体建筑(山门为1998年复建),在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建筑布局合理、协调对称、错落有致。
靖远寺对研究锡伯族万里戍边、与各民族共同守边戍边及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为了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建筑本体的健康,维护文物本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于今年4月18日正式施工,范围涵盖6座文物建筑的本体修缮及油饰彩画,建筑面积约1353.97平方米。
本次修缮严格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靖远寺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信息。目前整体修缮工作已经完成75%左右。
“东、西厢房工程量达到了70%,其中一栋建筑工程量达到60%,另一栋堂屋面和瓦面基本完成,油饰彩绘正在进行,7月底所有外架将基本拆除完毕,工程基本完成。”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余昌茂说。
自2025年4月启动靖远寺保护修缮工程以来,察布查尔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感,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重焕生机,成为赓续历史文脉的“活化石”。
来源:察布查尔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赵金秀 关寒宇